分析人士认为,索尼此举明曰转型其实是战略撤资
日本个人消费电子品巨头索尼公司本周四宣布,将对英国业务进行大规模重组,计划裁员650人,并关闭一座制造显像管(CRT)电视的工厂。
由于等离子、液晶等平面电视已是大势所趋,刚刚换帅的索尼希望借着外籍首席执行官履新之机,砍掉一批逐渐被市场淘汰的生产线。
索尼决定关闭的这家英国工厂位于威尔士南部的布里真德郡,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一直为传统电视机生产特丽珑显像管装置,工厂有400人将因此失业。此外,索尼在附近Pencoed镇上的装配工厂也将裁员250人。
布里真德郡的这座工厂是索尼在海外为数不多的几个特丽珑生产线之一,它的关闭实际上也宣告着索尼在欧洲生产传统显像管的终结。
本月22日,也就是此次英国裁员的前一个星期,索尼历史上首位外籍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丁格刚刚获董事会正式任命,后者碰巧出生于威尔士的卡地夫郡,并且保留有美英双重国籍。
索尼及其新掌门人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当地人的强烈不满。“他对他的祖国毫无关照可言”,一名名叫彼得·弗雷的布里真德郡人愤愤不平地说,“斯丁格这么做很清楚地表示,他做事只看钱。”
对于远在日本的索尼公司,这位当地议会的议员也没有好感,他把索尼形容成“全球逐利的浪子”,追逐一时的好处远胜于培养长久的关系。
索尼的大幅裁员也将对布里真德郡,甚至威尔士地区的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被索尼关闭的这家工厂仅在一年前还雇用了1000余人,而在今年早些时候,索尼已经在此裁员300人。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无法在英国找到合适的新技术投资项目,索尼的举动更像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撤离。
面对索尼撤资后可能出现的恶劣局面,英国政府多名要员均出面安抚骚动的民心。工会组织的领导人坚决否认索尼撤资的传言,首相布莱尔许诺要竭尽所能帮助受影响的群众,威尔士经济发展大臣安德鲁·戴维斯则感同身受地说,“对裁员消息极度失望”。
索尼虽然曾凭借特丽珑显像管在业内风靡一时,但在后显像管战略中却接连受挫。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索尼也曾与夏普和飞利浦联合进行过“等离子驱动液晶(PALC)”技术的开发。这是一种在电视上融合等离子和液晶的技术,索尼天马行空式的想法固然吸引人,但此后平板电视的发展大大出乎它的意料。
2002年,面对市场大量涌现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平面电视,索尼被迫放弃将这项前卫技术投入实用的念头,并继而在该年11月选择与三星电子建厂。与索尼爱立信这样的深层次品牌联盟不同,索尼与三星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供需合作。谭雪莱
每日经济新闻 2005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