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日本“酷文化”的最大受众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接女儿去过暑假,一个月下来,小姑娘说,日本跟她在漫画书、动画片、电视剧里看到过的一样,里面出现过的都亲眼见了、亲口吃了、亲身玩了,十分满足。临走,还买了一大堆带HelloKitty、皮卡丘图案的小饰物回去送同学,说这下她的人气可要蹿升了。小姑娘今年12岁,和同龄人一样,几乎就是看日本动漫、玩日本电玩长大的,居室的墙上贴满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卡通人物,课间和同学们谈论着日本动画明星、青春偶像。
近些年,以动漫、音乐、美食、时装、广告等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国日渐风行,并以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城市流行文化的热点。一些港台歌手纷纷翻唱滨崎步等日本歌手的曲目;打开电视机,你很容易就在某个频道看到木村拓哉,看到日本电视节目在中国的“克隆”;日本创光信息技术公司主妇之友社授权的《瑞丽服饰美容》(《Ray》)、《瑞丽伊人风尚》(《ef》)销量居中国时尚杂志前列,分别为61万册和51万册……中国已成了日本流行文化的最大受众。
不仅如此,日本还将中国文化加以包装,使之以日本文化的风格在世界各地登堂入室。“女子十二乐坊”签约日本PLATIA公司迅速蹿红后,演奏着日本当下最流行的曲目“杀”回中国大陆及港台,在北美地区发行专辑,开拓世界市场。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三国演义》、《西游记》,更是被改编成五花八门的电玩、漫画向全球倾销。
日本“酷文化”的全球攻略
日本流行文化还全面向欧美进军。以动漫为例,有多部日本动画片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热播;任天堂的电玩皮卡丘风靡美国后,据此创作的动画片《皮卡丘》在美国初映当天,票房就达到了101万美元,如今,皮卡丘游戏软件在全球已有1亿套的销售量,皮卡丘的电视剧也以25种语言在68个国家播出;日本最具实力的吉卜力动画制作社和迪斯尼公司携手开拓日本动画电影的海外市场,《千与千寻》就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培养了世界范围的日本动画迷;美国各大录像带出租店都设有日本动画角,Fox、G4techTV等频道专辟时间播放日本动画片,一家电视台甚至开设了全天候播放日本动画的电视频道。其实,这只能说是“日风西渐,动漫先行”,日本许多时尚产品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卡通、玩具、电玩、手机、赛车等
领域也都是“和风”浩荡。日本“酷文化”已显露出“全球化”的端倪。
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只不过是表象,事实上,日本音乐、动漫、美食、绘画、娱乐、时装、广告、设计等“软产业”的生产规模已达到130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汽车业,其出口量在过去10年内翻了3倍,达到125亿美元。日本“酷文化”(GrossNationalCool,简称GNC,直译为“国民酷总值”,意译为“国民幸福总值”)产业俨然成了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