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博客模式的出现,都是互联网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所谓草根,所谓web2.0,这些标新立异的概念,无不是由博客而起。最近,随着博客被搬上手机,随着新浪和搜狐博客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博客更成为产业关注和争议的焦点。 那么,此时此刻,来自新加坡的一条消息则无异于一瓢冷水——居然有人因为在博客上随意发表观点而被起诉,被罚款,甚至被判刑。对醉心于博客生涯的广大网民来说,是不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呢?
新加坡的法官认为,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不可能是毫无限制的,发表敏感性的煽动言论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因此,对上述两名青年做出具有威慑性的判决十分必要,这能够尽早处理和遏制此类违法行为。对于一向立法从严的新加坡来说,这并不奇怪,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当然要对典型案例严厉打击,杀一儆百。同时,这次事件也再次将博客所固有的矛盾推到了我们面前——自由,还是管制?
一方面,对于游走在自由边缘的博客来说,严加管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尽管日益壮大的博客表现得相当强势,尽管目前来看这种方式不会有夭折的危险,但不良现象的产生势必阻碍博客的健康发展。先发展而后规范是互联网的一大特征,电子邮件的流行带来了垃圾邮件的猖獗,即时通信的火爆引起了病毒的大肆传播,博客呢,极度的自由无疑将导致更多问题,如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博客的污染等问题,惟有管制才能解决。
但是,另一方面,自由又是博客所绝不能放弃的。如果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由,那么博客模式可以说把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敞开心扉,想说就说,让自己的心事拥有更多读者,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的最大权限,也是博客得以繁荣的魅力所在。写日记原本是私人行为,而网络却将这种私人行为公之于众,于无人之处、无人之时表达惊世骇俗的观点无可厚非,拿到互联网上来引发公众效应就万万不可了。就如同传播不健康的内容,一个人自言自语无伤大雅,两个人窃窃私语并不违法,而当众叫嚣煽动情绪可就无法饶恕了。
正因为具有这种无法克服的先天矛盾,博客一直以来都是在小心翼翼地打着自由的擦边球,无论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博客唯一的生存方式,在矛盾之中挣扎的生存方式。并且,这种擦边球还是需要相对高超的技巧,需要经常性的警示和鞭策,才能让博客的发展温而不火。而热衷博客的网民们,请记住,博客所宣称的言论自由,博客所鼓吹的随心所欲,都是一定条件下才能兑现的承诺,要用博客这把火来取暖,前提就是,千万不可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