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原小卷,1945年生于日本东京,电影演员,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其主要电影作品有《生死恋》、《望乡》、《乡村教师》等。1978年和1979年,她主演的《望乡》和《生死恋》先后在中国公映,在中国影坛掀起一股“栗原小卷热”。近20多年来,她一直积极参与各项中日友好活动。 |
花甲之年的栗原小卷,一袭黑白格洋装,笑容可掬地坐在记者对面。5月11日晚11时,刚刚参加完日中友好协会创立50周年纪念音乐会的她,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你听了今晚的音乐会吗?简直太成功了!”
说话间,那双镌刻在众多影迷记忆中的明亮眼眸仍然清澈灵动,黑色荷叶花边上衣映衬下的脸,依然精致优雅,令人不由感叹岁月无痕。
银幕形象传播真善美
这一回,是她第三次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访华代表团副团长来中国演出了。
对中国观众来说,栗原小卷并不陌生。从早年的影片《生死恋》、《望乡》,到后来中日合作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清凉寺的钟声》,栗原小卷以其出色的演技,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关注。关于她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栗原小卷电影作品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拍摄栗原小卷专辑,等等。
栗原小卷曾经笑说观众不是喜欢她而是喜欢她所扮演的角色。“我比较愿意演有挑战性、复杂性格的人物。这样的作品有意义。作为我来说,可以把自己的人性中‘有’的东西扩大,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然后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性格!”
事实也是如此,栗原小卷的电影大多以“重”著称,直指人心,对生活常态形成锥刺般的痛感,再引起思考。角色之所以能够散发出巨大魅力,正是因为栗原小卷总是通过银幕传递着爱情、亲情、友情、良知和社会责任。
艺术是共通的,人类的基本情感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故而,她以及她的影片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心。
推动中日文化交流
栗原小卷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她的影片曾打动过许多中国观众的心之外,还有就是她一直为中日文化交流、东亚儿童艺术交流做着努力。她多次来北京参加中日友好协会、日中友好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担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更是要占用不少时间,但她“乐此不疲”。“这期间,愈发体会到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别是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我自己的角度可以不断地感受到。中日友好对两国人民有益,我决心尽绵薄之力。何况我拍的电影在中国有一定影响,这更促使我做一点有益交往的事。”
同时,她作为东亚儿童艺术节的特邀嘉宾,每年都要为此奔波。多才多艺的栗原小卷还写得一手好诗,“艺术节上,我的身份类似观察员。我自己也为孩子们写一些诗,希望他们从小就热爱和平,懂得和平的美好和重要。”
在日本,栗原小卷不是获奖最多的演员,但她始终被尊敬,她是一种形象的代表。
在中国,栗原小卷的影片被引介得并不是很多,但观众对她的期待和熟悉令人感动,因为她开启了一扇文化交流之门。(刘 琼)
《人民日报》 (2006-05-15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