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没有什么比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更加复杂、矛盾、难以表述了:鄙视、尊敬、熟悉、陌生、钦佩、厌恶、羡慕、嫉妒······
然而,仅仅有复杂的感情是不够的。不论何时,我们都不得不与这个国家同处一片天宇之下,不仅如此,还不得不与它“一衣带水”,紧紧相依。问题是,几十年来,对真正了解日本,我们做得太少了。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国家,正如我们挂在嘴边的两句成语:同文同种,一衣带水。这个邻近国家生产的汽车、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乃至计算器、方便面、日餐源源不断地跨海而来,占据了我们的街道、房间、办公桌和餐桌。
这又是我们最陌生的一个民族,虽然有着几千年的交往,虽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他们屡屡让我们震惊,虽然近代以来我们屡屡受它的欺负,可我们却对它所知甚少。
这个民族在我们印象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日本人以他们爱美的天性把日本列岛治理得山青水碧,寸寸锦绣,让每个旅游者都心旷神怡,赞叹不已;另一方面,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二战和抗日战争中日本人表现出的野蛮残忍。一方面,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个屡屡创造现代神话的民族的团结、勤奋、敬业;可另一方面,他们的小气、自大和自私让我们实在不敢恭维,而他们对那场战争至今依然模糊的态度让人们感觉到无法和这个民族真正沟通。
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对日本人迷惑不解。他们不明白这个外表腼腆、不善言辞、动不动就九十度鞠躬的民族何以能如此富于创造力和活力,在经济竞争中一度所向披靡。
别的民族对日本了解不够也许无关紧要,中国不能也不应这样。对于一个曾经的敌人和现在要与中国展开竞争、合作的邻国,我们没有理由不了解。研究日本和提高自己的应对之道,是当务之急。可惜的是,不要说普通民众,就是在学术界,真正懂日本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对日本不反思,我们应该批判。但我们自己也要加强认识日本的努力。在大大小小的网站关于日本的讨论中,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咒骂,少的是深入的、理性的反思。
不久前,在一次中日网民的“对战”中,一个日本人这样写道:“不管你们怎样破口大骂,我很高兴你没有骂我们懒惰,没有骂我们不认真,没有骂我们贫穷,没有骂我们窝里斗。我们不是因为骂人而崛起。”
我想不少中国网民会在这个贴子面前哑口无言。应该说,这个日本人提醒了我们:对日本,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只有当我们把研究日本、学习日本的长处并思考应对之道提到优先考虑的高度,我们才能在与日本的交往中掌握更多的主动。▲(作者是辽宁学者张宏杰。)
《环球时报》 (2006-04-05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