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国际交流打破外国神话 大学推动世界和平

作者:未知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2006-9-21 7:44:5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编者按 最近几年,“大学”经常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究竟将向何处发展?这种变化对中国的大学教育及大学生有什么影响?昨天恰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建院十周年,借此之机,几位青年学生就这些问题阐述了他们独到的见解。

  ●全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亲历世界历史发生现场的机会,也使其认识到全球大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

  ●如何向外国清晰地阐述中国的观点,不仅仅是政府外事部门的责任,更是大学教育和交流的任务

  ●大学正与世界政治同质化。各国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来影响他国的下一代

  ●全球化使中国大学贫富分化,一流大学与其他大学的差距在拉大。这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国际交流打破外国大学神话

  王田:今天(9月17日)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十周年院庆。院里来了许多国际友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这种频繁的国际化交流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势必会给本国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我曾在日本学习一年,自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地招收留学生以来,日本高校越来越强调爱国心和爱校心,比如,入校第一学期专门开设校史必修课,必须学会校歌,各类校际间的活动,学生必须到场,等等。在日本人看来,爱集体是通向爱国的最初道路,爱国才能保证在大学国际化日趋频繁的今天,不受外国学生生活方式、伦理观念太大的影响。

  高晨:通过大学交流,我曾有机会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游览柏林墙让我再次认识了冷战,站在布拉格广场上我曾想像过中欧历史和风情。全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亲历世界历史发生现场的机会,对个人而言,是一次知识和体验的飞跃。

  傅晓:通过国际交流,我们一方面摆脱了妄自菲薄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全球大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国内媒体总是说,中国大学生非常功利和浮躁,其实美国也一样,读研究生、急着找工作,大家都是这几条路。

  陈光:有位哈佛大学教授曾对我说,哈佛学生没什么不同,就是特别会搞关系。他们以后要成为精英,必须建立人际关系网,所以不必觉得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就特别崇高,比中国学生好多少。

  王田:的确,国际化交流打破了中国青年学生心中的外国大学神话。比如,中国学生都认为早稻田大学属亚洲一流,但在日本却不一定这样,不少教授也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有一次,早大有位教授兴奋地对我们说,中国有所大学请他去做访问教授,大家听了就问哪个学校,他拿出证书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山东某地的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我知道,日本的大学也在分层,东京大学绝对是金字塔塔尖,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为政府提供最精英的人才,而其他的大学都远远落后于东大。

  大学成为思想的角力场?

  王田: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授课内容,日本的大学非常强调日本化的内容。我有位同学在早大念经济学,他告诉我,日本学者经常强调,他们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产生了独特的日本经济学派。在当前的日本,如果有些教授在课堂上过于宣传西化的内容,就会招致非议,甚至会引发舆论批评。从这个方面看,大学既是一个教学的地方,又是一个思想的国际角力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要思考,如何保持本国的特色。

  中国大学教育并没有日本那么极端,但是,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国也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国际关系学界,这几年许多中国学者也在提倡创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高晨:说“角力场”可能并不恰当,换成各国思想借助国际交流的平台,体现本国的特色可能更合适。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人类探索世界得出的答案正在趋同。在与西方大学的交流中,许多相互矛盾的知识都在被“磨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要做的是如何凸现自己的视角、深度和方法,而并不是一种知识战胜另一种知识。

  王田:到了日本后,发觉许多日本学者都不了解中国。一位教我们政治课的日本教授,对中国的偏见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满脑子都是意识形态化的东西。比如,他从来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词,因为他至今不承认新中国,而是顽固地用“毛泽东的政权”之类的表达。许多中国学生与他争论,他就说,你们这里有那么多中国学生,我不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更糟糕的是,部分日本学生还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所以,我觉得,当前背景下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歪理学说的传播地。要解决外国不了解中国的问题,还需要从大学着手。

  董见微:这一点我比较赞同。从冲突的角度上看,现代大学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矛盾的发源地,也将是矛盾解决的起点。大学是思想的制造工厂。如果制造的思想是荒谬的,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比如,阿富汗塔利班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阿富汗伊斯兰学生运动组织”,最初就是大多由宗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发展而来,后来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重要力量。在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思潮最初起源于芝加哥大学。

  大学教育在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些怂恿人类走向冲突的思想,萌生地基本上都在大学的校园内。但从另一方面讲,大学的融合与交流也是化解矛盾的起点,许多敏感问题都是最初在大学校园中的研讨会上争执不下,然后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上报国家的外交决策者,最终推动了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丛小东:从中国的角度看,我们当前面对许多误解。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国人不理解我们的话语和阐述方式。比如,“韬光养晦”一词,西方人总以为我们暗藏着实力,等待称霸的机会。所以,如何向外国清晰地阐述中国的观点,不仅仅是政府外事部门的责任,更是大学教育和交流的任务。

  大学成为世界政治的传声筒

  陈光:相比于过去,现代大学至少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从以前的培养精英,到现在普及教育,大众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大学教育。二、有条件的大学不仅培养了本国的国际化交流人才,还在承担培养他国学生的功能。比如,超过2000名外国学生在北大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之间双向教育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本国学生走出去,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走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如何发展,需要有自己的战略眼光和思考。比如我们学院已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合作,建立中美学生的交流项目,希望在未来两个国家的高层当中,有的人会在一起学习过。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大学战略。

  沈涛:据权威人士统计,最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留学他国的人数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了250万人。当前,在美国,30%的博士学位都由外国人获得,在英国,这个数字高达38%。8%的美国常春藤大学(指美国东北部8所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等)本科生和10%英国大学本科生都来自国外。美国自然科学类的新聘任教师20%出生在外国,而在中国的一流大学中很多新教员也都有海外教育背景。

  与此同时,大量跨国校际办学和交流也在蓬勃发展,比如,我校办的项目,还有发展了20年之久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等,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各国学生一起学习,畅谈世界大事,相互沟通。这些学生精英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国家领导人,年轻时代的经历将有助于其相互理解,进而推动世界和平。

  董见微:现在的大学生如何看世界正在逐渐趋同。比如,中日关系这几年一直都是焦点,两国青年学生在一些具体细节上认识仍有不同。但是,从大的趋势上看,中日青年学生存在主流的价值观,即谁都不希望再有战争,都希望和平。其实,这就是一个更大的主题。这个主题给国际关系最大的启示是,国家间应该试图去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点。

  傅晓:以前的大学被称为“象牙塔”,现在的大学则不可能单纯地脱离世界政治了。去年我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当时有个“哥本哈根共识”流传很广。即由全球最有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及欧洲各大学中遴选的数名学生,大家各自开会商讨全球最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结果八个问题是一样的。学生的阅历和学识显然不如专家们,但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却达成了共识,可见,大学与世界政治已经同质化了。大学就是一个模拟的社会,里面有类似政府的学生组织等等。

  正因为此,大学出现了两种与世界政治紧密相关的苗头。首先是青年学生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各国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来影响他国的下一代。所以,各国政治家在访问时都纷纷到最著名的大学去演讲,一来希望通过个人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二来则使大学随之成为世界政治的传声筒。比如,克林顿来北大演讲,针对的目标不仅仅是北大的学生,更是想通过北大在中国的影响力,把美国的声音传给全中国的民众。  

  中国大学被“西化”了吗?

  丛小东:很多人都说,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核心推动力量,但我觉得,大学同样也在推动全球化。当今,各国都把美国的大学视为模仿对象。很多知名学者和教授都有在美国大学学习或研究的经历。这些学者回国后,将其所学到的技术、经验和思想向本国传播,实际上成了一种全球化力量。对于国家而言,美国一直以来对大学的研究给予很高的资金支持,进而大力促使大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商业手段转化到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硅谷。如今,中国的清华、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日本的高校也纷纷效仿。中国的大学在课程设置、大学体制等许多方面,更是向美国大学学习。从这个角度上来审视大学的变化,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第一,任何不善于学习其他高校成功经验的大学,可能都会落后于这个时代;第二,对中国的大学来说,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避免“西化”?

  董见微:我觉得“西化”这个概念要跟现代化区分开来。我们到底是在西方化,还是现代化?应该承认,在大部分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走在了前面,我们需要当前的这种模仿和学习,并且不断追赶,但也需要知道,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例如,我们在学习西医的同时,中医也保留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在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扬我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也成了中国大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傅晓:其实,争论“西化”与否并不稀奇了,现在中国大学的问题在于,缺乏很有特色的学校。在美国,至今仍有一些很小的学院保留了好名声,例如,女子学院、专业学院等。但在中国,似乎已到了任何一个大学或学院,无论多小,都五脏俱全、任何学科都有的地步了。中国1000多所高校何必都是综合性院校呢?其次还有一个高校管理问题。有同学申请到加拿大、美国学习,那边的办公室会很积极、全面地把各类信息发给你,似乎就在你身边办公,这种管理和服务有时连自己学校都满足不了。比如,自己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有管理者会让你去找某部门,该部门又把你推到另一部门,到了最后,那个部门说,我们今天开会,你明天再来吧。

  沈涛:我还想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今天所有的谈话内容都指的是一流大学,那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些边远地区、发展比较落后的高校呢?在我看来,全球化使中国大学贫富分化,一流大学跟一流大学在交流,越来越强,这些大学的学生出国机会多、信息多、见识广,而其他大学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一流大学与其他大学的差距在拉大,其他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整体水平也无法与一流大学相比。这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应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以上谈话者均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本次谈话由王文主持、整理,由李玉磊记录。)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 ( 2006-09-18 第11版 )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日本天后仓木麻衣将首次来杭开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