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IT >> 正文

《财经》杂志:Google试解网媒与传媒之结

作者:未知  来源:财经   更新:2006-11-22 15:34:43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来源:《财经》杂志

  Google的“预付款方案”能否获得传统媒体的认同,创造网媒与传统媒体合作的新模板,尚未可知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何华峰 发自北京 特派记者 李昕 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在Google以16.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YouTube时,也接下了一个巨大的法律包袱。
作为美国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在被收购前的几个月,收到的大型唱片公司、电视台和小型的独立电视制作人的侵犯版权的投诉以“恐怖的速度”增加。

  11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及其他管理人士已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维亚康姆(Viacom)、时代华纳(Time Warner)、NBC环球(NBC Universal)和新闻集团(News Corp)等媒体巨头进行了会晤,提出愿意支付数千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取得在YouTube上合法播放其视频内容的权利。

  另一方面,11月14日,Google发布新闻稿,称将拨出约2亿美元,未来一年内如果YouTube遭到侵权的索赔,就用这笔储备基金支付。10月9日,Google以折合16.5亿美元的股权收购了YouTube,其中12.5%的股权用来建立这笔基金。

  如果Google能就“预付款方案”与传统媒体达成协议,不仅YouTube的版权问题将一劳永逸地获得解决,更重要的是,在Napster等互联网不断地被传统媒体巨头兴诉关闭之外,Google将创造出网络视频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先例。对于一直在互相折磨、敌视已久的网络与传统媒体和娱乐公司而言,这不啻为一场革命。

  想做生意的“好孩子”

  YouTube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上传和下载各类视频服务的网站,这类型的网站目前被认为是宽带互联网时代最有前景的领域,雅虎、微软、甚至包括新闻集团均虎视眈眈。而YouTube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自由上传和下载的模式使得YouTube从一开始就陷入版权的泥潭。

  但是与很多同类型网站相比,YouTube算是“好孩子”,对投诉向来采取合作的态度。YouTube营销和程序副总裁凯文·唐纳胡(Kevin Donahue)曾经说,“这不是1999年,那些家伙(Napster)是手榴弹。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碰他们。我们想与内容拥有者一起做生意,而不是起冲突。”

  早在2005年12月,美国NBC电视台著名的娱乐节目《周六实况转播》(Saturday Night Live)中的音乐短片《慵懒星期天》(Lazy Sunday)片断,被贴上了YouTube,点击高达500万次。在接到NBC的投诉后,YouTube将短片删除。但没过几天,又有用户把它贴了上去。

  这是YouTube早期比较著名的一个侵权故事。随着YouTube用户数不断增加,侵权事件也层出不穷,投诉不断增加。在媒体公司看来,YouTube虽然标榜视频内容是用户自制,但其中大量的内容制作就是简单地把“电视卡连到电脑”上。

  与Napster相比,YouTube要聪明得多。根据美国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关于“安全港“(Safe Harbor)的规定,YouTube实施了一些保护版权的政策和程序。比如,在用户注册时,YouTube明确地提醒用户,禁止在上传的视频中包含未经授权的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一旦版权所有者提出版权被侵犯,YouTube会迅速行动,取下侵权的视频。对屡次侵权的用户,YouTube还会终止他们的帐号。YouTube还将视频的长度限制在10分钟之内,超过10分钟都被拒绝,以防止用户将整段的电视节目都贴上来。

  曾经担任Napster辩护律师的劳伦斯·希斯肯德(Lawrence Siskind)告诉《财经》,“原来Napster几乎所有内容都是有版权的,但都是未经授权而使用。而YouTube建立的目的,是传播没有版权的内容,或者版权的主人自愿上传。今天虽然有很多人去YouTube看有版权的内容,比如NBC的《周六实况转播》,但是大部分还是没有版权限制的。”

  不过,《慵懒星期天》的例子也充分说明,即使YouTube小心控制,仍然不能避免无处不在的侵权行为。

  不合作又如何

  在YouTube之前,媒体巨头们对待这些网络新贵们的方式就是起诉,并迫使其关闭。最著名的例子是Napster。Napster开发的软件可以把音乐作品从CD转化成MP3的格式,同时它提供平台,供用户上传、检索和下载作品。Napster用户最多时高达200万。1999年,国际五大唱片公司起诉Napster,指其涉及侵权歌曲数百万首,要求每支盗版歌曲赔偿10万美元。2000年2月,法院判定Napster败诉。Napster提供上诉,二审依然判其败诉。2002年6月,Napster宣告破产。

  但是关闭Napster并没能遏制侵权行为的泛滥。美国著名的互联网法律专家朱莉·海尔顿(Julie Hilden)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传统媒体在与Napster的诉讼中,学到了很多教训,促使他们在对待YouTube时更加温和。

  教训一是,让法庭来关掉一个网站既费钱又费时。一个Napster倒下去了,其他的网站会雨后春笋般地取代Napster,“就象希腊神话中的九头怪蛇不断地会长出头来”。这让传统媒体感到害怕,“至少YouTube会配合把有侵权的内容拿下来,这比Napster强多了。”海尔顿说。

  教训二是,传统媒体在妖魔化Napster的过程中得罪了互联网的用户,在网上找不到可以听的内容时,这些年轻人开始仇视唱片公司,而且会把这种厌恶感保持15年。

  海尔顿说,在Napster之后,很多传统媒体意识到,与其消灭Napster,不如迫使其转变模式,在网上以合适的价格下载合法的音乐。

  实际上,由于YouTube采取了更合作的方式,并且在网站设计中增加了很多保护知识产权的环节,传统媒体如果继续用对待Napster的方式对待YouTube的话,胜诉的难度更大。

  2006年7月13日,一位名叫罗伯特?特尔(Robert Tur)的独立电视记者向美国加州中部地区法院递交起诉状,告YouTube侵权,要求15万美元补偿,因为他的许多版权作品出现在YouTube上,比如 “莱吉纳德?戴尼被打“已经被访问了5500次。

  2006年10月10日,在被Google收购的第二天。YouTube向法庭提交了答辩书,称其行为符合美国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的关于“安全港”(Safe Harbor)的条款。

  在律师劳伦斯·希斯肯德看来,“根据美国的版权法,法庭在判定一种商业模式是否合法时,需要看其是否以侵权为目的。与Napster不同,YouTube经得住这种拷问。”

  根据“安全港”条款,网站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侵权内容,在接到投诉后,立即将侵权作品从网站上撤除,即可进入“安全港”,不算违法。进入“安全港”的条件是:一、对侵权行为不知情或无利益关联;二、对用户提供明确的版权保护政策;三、确定代理人负责处理侵权事宜。根据YouTube在特尔起诉一案中的答辩书,YouTube都做到了。

  但是律师劳伦斯告诉《财经》,在Google买了YouTube后,YouTube要获得“安全港”保护可能比以前困难,因为YouTube将被看作是一个传统的商业公司,并从刊登版权内容上获得了经济利益,除非YouTube能证明,它的绝大部分内容未侵权。

  因此,对Google的首席执行官斯密特来说,当务之急是与各大媒体巨头达成共识。如果Google能够成功摆平传统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合作将意义重大。

  坚冰在融化

  在美国互联网法律专家海尔顿看来,“要与所有的音乐公司都达成共识是非常困难的。只要有一场诉讼,就会非常劳民伤财。”不过,Google并非没有机会。

  除了吸取Napster的教训之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在用新的眼光审视着崛起的互联网,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敌人。思维转换最快的当属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下称环球)的首席执行官道格·摩里斯(Doug Morris)。9月12日,在美林证券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摩里斯在演讲中指责YouTube和MySpace是“侵权者”,“欠我们数千万美元”,并说“我们对付这些公司的措施很快就会公布出来”,言下之意是对YouTube和MySpace采取法律行动。但不到一个月,10月9日,环球就宣布与YouTube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同是摩里斯,话锋一转说,YouTube在环球的作品与用户之间创造了一个分销渠道。

  在加入Google之前,在国际四大唱片巨头中,YouTube已经攻下其中三家,即华纳、环球和索尼BMG。合作内容主要有二:唱片公司将数以万计的音乐视频向YouTube的用户开放;允许YouTube的用户自制视频时使用环球的歌曲作为背景。现在只剩还没有与百代(EMI)签约。

  除了唱片公司,YouTube还与全美最大的电视网络――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下称CBS)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后者开辟专门频道 “CBS Brand Channel”,CBS每天向其提供旗下几个主要电视台的新闻、体育和娱乐类节目,形式都是不超过十分钟的短片。作为回报, CBS视频带来的广告收入,由双方分享。

  此外,CBS还可通过YouTube新建的内容识别和报告系统,侦查是否有内容被盗版,一经发现,CBS有权选择删除或保留。

  在与这些媒体巨头合作之前,YouTube作为推广平台的作用早已显现。今年4月21日,美国本土电影公司韦恩斯坦(The Weinstein Company),即在YouTube上播出一部犯罪剧情新片――《幸运数字斯莱文》(Lucky Number Slevin)的一个八分钟的预告片,该片的女主角是华裔女星刘玉玲。

  一位在美国的学生告诉《财经》,“我的朋友前不久前约我去看电影,发来的电影剪辑链接都来自YouTube或Google Video。”唱片公司的新发唱片、电影公司的新发电影都需要宣传,有线电视频道也需要拓宽受众和知名度,一个极富人气的新兴视频网站可以成为传统媒体和娱乐公司宣传的载体。

  广告商也看到了YouTube的价值。随便在YouTube的搜索栏输入“Nike”,就可以看到很多商业短片。比如,有一个英国曼联足球队球星坎通纳介绍足球的精彩集锦的短片,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Nike的广告。

  美国著名的互联网法律专家朱莉·海尔顿(Julie Hilden)对《财经》表示,传统媒体开始看到,有时不要求用户为观赏音视频付费的好处了,他们通过卖广告的形式同样可以赚钱。

  摩根士丹利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 Meeker)认为,网络用户自产视频内容集中,质量越来越高,传统媒体在这种刺激下更迫切地需要将互联网作为分销的渠道。她预计这个机会在2-4年内可能每年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据IAB(互动广告局)的报告,由于Google和雅虎把关键词商业化,搜索广告从2001年的2.8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40亿美元,同样的情况有可能在视频领域重演。

  对Google而言,正是这种合作的趋势使得它不顾YouTube潜在的法律风险以高价将其收入囊中。拥有有7200万用户、47亿页面浏览量和1亿以上的视频、每天6.5万多个上传量的YouTube,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音乐与影视分销渠道。

  高盛互联网分析师安东尼·纳托(Anthony Noto)认为,收购YouTube,令Google抢占了未来的视频高地。在收购YouTube之前,Google的视频在美国排第七。收购之后,加上与MTV、索尼、华纳等结盟,Google可以提供的视频将非常巨大。

  安东尼·纳托说,视频搜索与文字搜索不同,视频不会被多个搜索引擎接触到。没有大的视频内容库,就不可能作出高质量的视频索引,因而也谈不上好的搜索引擎,因而视频的特点是“赢家通吃”。拥有YouTube,能帮助Google拥有更好的视频搜索引擎。

  看到机会的当然不仅是Google。10月28日,微软与Blinkx公司也达成交易,微软将在MSN和Live.com网站上使用Blinkx视频搜索技术。此外,微软还在游戏机XBOX360引入了高清视频下载,目前华纳兄弟、派拉蒙、美国卡通频道(Cartoon Network)、MTV、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大型传媒都纷纷加盟。

  一场视频大战才刚刚拉开帏幕。

  本刊特约作者陈竹亦有贡献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日本天后仓木麻衣将首次来杭开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