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本《下流社会》提出日本社会正在“向下流动”,该书在我国热销,引发“中国社会是否也开始‘下流’”的议题。专家称我国未到"下流"时代,日本的“下流社会”出现在达到社会共同富裕之后,是我国还未达到的阶段,中国社会不能同日而语。
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
觉得做饭吃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经常吃零食和快餐?
呆在家中碗一整天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会厌倦?
三十岁左右仍然未婚?
包括以上问题的12个项目是《下流社会》前言中所列出的一道自测题,根据作者的结论,如果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些问题的一半以上相符,那么,您可能就属于“下流社会”的一员了。此书一出,不少白领杂志或网站就转贴或改编了这些项目供大家自测,由于自测结果惊人符合,引发了“中国社会是否也开始‘下流’”的议题。
日本“文化研究所”主办人、著名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所著的《下流社会》在日本出版至今销量突破100万册。今年文汇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这本著作的简体中译版,上市一个多月,引发国内社会各界人士对社会分层的热烈讨论,该书首印1万册已全部售罄。
2月14日,新民网特别邀请《下流社会》责任编辑、文汇出版社版权部主任季元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晓虹做客新民网,一同讨论《下流社会》所带来的启示。
六家出版社争抢版权
日本《下流社会》一书通过一系列社会调查和文化研究,提出日本社会正在“向下流动”,中产阶级出现两极分化,年轻一代在“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全面下降”,“社会下沉拉力愈来愈大”。在简体中文版出版之前,不少专家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下流社会”的概念,而网络上也有不少人开始讨论这一社会现象。
季元告诉新民网:“去年,我偶然间看到台湾的一期《天下杂志》,封面介绍了《下流社会》,标题赫然写着‘台湾已经堕入下流社会了吗?’因此产生兴趣,马上联系版权。”
据季元介绍,当时国内一共有6家出版社在抢这本书的版权,竞争非常激烈,后来通过文新集团的资源,文汇出版社最终击败其他出版社而夺得该书版权。季元说:“争抢到版权之后,我们马上请了两位译者通力合作翻译,在1个月内完成,就是为了抢时间(能够让这本书尽快上市)。”
上市一个多月,简体中文版的《下流社会》在国内热销,据季元透露,该书首印1万册已经全部售罄,不少书店已经没有库存,因此已经开始加印。
日本社会的“下流”状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晓玲表示,这本书之所以在日本畅销,是因为日本民众的生活与书中所描述不谋而合,因此大家都很关注书中内容。
田晓虹介绍,80年代末日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全球化,日本社会发生巨大动荡,社会阶层,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意识也随之变化。就业体制发生变化之后,不少中老年人遭遇下岗,安定的体制被打破,生活压力加重致使日本中老年自杀率飚升,连续7年突破每年有3万人自杀,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倍。
田晓虹说,日本年轻一辈出生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但大学毕业之后就业形势不好,低收入,无保障,随时面临被解雇,因此他们对生活失去希望,觉得努力也是无用功,而作者用调查资料和数据证明了这个现象,确切点中近10年来日本社会变动形态。
中国社会不能同日而语
虽然《下流社会》一书在国内也引发了对“中国是否步入‘下流社会’的讨论,但田晓虹坚定地告诉新民网:“日本的‘下流社会’现象和我们城市中白领的意识,是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不能同日而语。”她解释道:“日本‘下流社会’是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后,进入富裕社会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泡沫经济崩溃、就业制度革命等一系列变化之后带来的后果。而我们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虽然我们许多城市中的白领有一些类似这些(下流社会)现象的表现,但是本质基础是不同的,根源是不一样的。”
不过,田晓虹告诉新民网,虽然日本的“下流社会”出现在达到社会共同富裕之后,是我国还未达到的阶段,但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现象我国更为严重。“有一个调查显示,我国低于整个城市平均收入的人口占60%,而日本这个数字大约在15%”,田晓虹说。
引发中国学者全新视角
虽然我国并未步入书中所描述的“下流社会”,但《下流社会》出版之后,不但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社会阶层的广泛讨论,也开拓了一些中国学者的研究思路。季元说:“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但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原作者三浦展在这本书之后,又进行了很多研究出了书,我们之后也会引进。”
季元还告诉新民网:“这本书出版之后,有许多作者和我联系,他们开始制定写作计划,认为这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进行研究,归纳社会现象。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带动出版界的一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