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启动会议1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温家宝总理表示,加强经济合作是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日本经济,人们从媒体报道中获得的最大印象可能就是经历了十年的低迷,活力不再。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年平均成长率只有1.7%,不仅无法与同期中国经济相比,与同期的大部分发达国家也不能相比。然而日本经济在不带偏见的访问者眼中,从来就没有媒体所渲染的那样严重。
日本的真正高速成长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一如近十多年的中国经济,那时的日本一直保持着年增长率10%的势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增长势头已大幅减缓至年均5%。到了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率则更降至4%。
然而经历了二战后最成功的复兴,日本人此时也开始骄傲自大。政府机构和智囊团体都在认真其事地制定各种规划,要在20世纪末赶上美国,21世纪初超过美国。看到前途只有康庄大道,一派光明的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开始挥金如土,大量投向股票和不动产。1991年初的时候,东京的地价已经超过整个美国地价的总和。
英语有句成语叫有升必有降,大致与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相仿,日本经济必然也有回归地面的一天。对一个已经成熟的经济来说,增长率渐趋平缓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喜欢追求轰动效应的媒体,刚刚将日本经济不切实际地吹上天空,转身又远离现实地将日本经济打入地狱。
然而日本经济并没有进入地狱,在连续高速增长数十年之后,近2%的增长率并不是太坏。日本产品依然畅销全世界,而且越卖越俏。在日本产品的进攻下,美国企业全线退出电视机、录像机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而且在整个90年代,日本的失业率从未超过5%。随着不动产和股票市场的崩跌而带来的经济泡沫的破裂,天价餐馆虽然不再多见,但日本从未出现过等待领取救济餐的长龙。其实,遍布日本各地的大小餐馆和熟食商场几乎从未冷清过。日本无家可归者虽然渐次增多,但他们自己搭建的小屋甚至比一些国家的一般住房要好,政府为他们搭建的小屋看上去则几乎就像连片的小小厂房。
可见,日本在过去十年所经历的经济困境,并非是因为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而无非是对上世纪80年代的过度投资进行一段时间的必要消化罢了。
当然,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任何经济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赘肉,而日本企业在所谓的十年停滞期作了大量的修剪和调整,今天已经变得更加健康,更具竞争力。早在日本经济低谷时期,一大批日本企业就如丰田汽车一样开始焕然一新。而今,丰田汽车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而且正在向第一发起冲击。
日本经济不仅早已复苏,而且远比上世纪80年代更为康健。由于从中国等的大批廉价产品涌入,日本消费者的习惯已经有了根本上的改变。追求廉价商品也成了日本人的消费习惯,所以日本在很多方面反倒成了最价廉物美的地方。
美日经济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两国的最大共同点则是民间和企业的自由度非常高。在少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日本仍然建成了一个没有极度贫富悬殊的强大经济,实在令人惊叹,值得借鉴。
面对这样一个健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进一步完善中日经济合作机制,从更宏观视野拓展和深化两国经济合作,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