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日本《每日新闻》6日发表文章,认为日美同盟出现变质迹象。文章摘要如下:
面对自民党遭遇惨败的参议院选举,美国感受到了“历史性变化”。大获全胜的民主党把夺取政权纳入考虑,日本政界开始出现新的地壳运动。但透过它显现的不是期待,而是不安与困惑。
被称为自民党“空前大败”的参议院选举共有两次。究其失败原因,都有较深的美国因素在起作用。
1998年,因所得税永久减税招来舆论的不满和不信任情绪,导致了桥本龙太郎首相下台。惨败的远端因素有“美国的外部压力”,但这还不至于令人过于害怕。虽然换了首相,自民党政权却未发生动摇,后任内阁也没有改变“服从美国路线”。
然而,此次的情况很不相同。“外压”在选举前一直潜藏着,在选举刚刚结束时却突然要“撤离”。
首先,对于自民党内存在异议的安倍晋三首相继续留任问题,美国很快表示了支持态度。白宫发言人斯诺强调,“安倍首相是值得尊敬的重要盟友”,称共和、民主两党一致认为,“首相的外交政策并未遭到否定”。
支持安倍继续留任可不只是“口头上说说的好话”。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本质是,要求日本“付出相应的力量”,促使其进一步作出国际贡献。倾向于修改宪法和容忍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倍首相是最合适的承担者。如果安倍下台,上述事宜被搁置一边,就可能妨碍美国的战略。美国很担心这一点。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民主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后,朝野党的政权更迭已被纳入考虑。美国驻日本大使希弗为英国报纸撰稿时表达了他的困惑:自民党丧失在参议院的主导权后,今后的情况难以估计。
假如民主党夺取了政权,日美同盟的性质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小泉前政府提倡“世界范围的日美同盟”,向伊拉克和印度洋派遣了自卫队,而民主党主张“世界事务在联合国决定”,两者有明显差异。
对于没有获得安理会行使武力授权就开始的伊拉克战争,民主党批评为“违背道义”。以安理会决议为前提派遣自卫队是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的理念。其与“追随美国”保持距离的态度,也表现在反对延长“反恐特别措施法”方面。
美国政府经历过1993年日本朝野党进行政权更迭的痛苦。由于细川护熙首相在经济问题上对美国说“不”,导致了双边紧张关系。现在美国肯定还记得,当年正是小泽一郎在暗中领导细川护熙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