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反思日本泡沫经济

启示1:大国崛起≠泡沫经济

  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泡沫经济的时期;泡沫破灭之后,便是经济衰退、通货紧缩。例如,美国在1920年代曾经出现过股市泡沫与1929年“大危机”;而日本发生“平成泡沫经济”时,也正是其急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走向军事大国的时候。

  为避免泡沫经济给金融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在“大国崛起”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更应高度重视防范泡沫经济。

  启示2:扩大内需≠扩大总需求

  日本在应对日元升值、扩大国内需求时,将作为中长期政策的结构调整与作为短期政策的总需求扩张加以混淆,误将扩大内需的重点从结构调整转移到扩大总需求方面。为此,日本政府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相配套的“双松政策”,从而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资金基础。

  启示3:放松管制≠放松监管

  日本在推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误将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结果,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金融监管也全面放松。

  相比之下,美国在1970年代放松金融管制时,政府对管制放松领域的监管和处罚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担任监管的官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规制放松最为突出的领域,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货币监理署的工作人员总数,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几乎翻一番,分别达到3700人和2500人。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大藏省银行局的职员只有131人,而真正有经验的不过15人(魏加宁,1996)。

新闻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首都圈公寓价格上涨6.9% 达1990年以来的最高值
日本景气指数超越泡沫经济时期 达1985年来最高
10万日本人缘何被漏发养老金
日本出现大批"中年啃老族" 反映日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日本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泡沫经济崩溃后最长改善期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与破灭的故事
经历泡沫经济后 日本投资者炒股更能量力而行
高盛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不会拷贝日本泡沫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