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s教授讲授歌舞伎。陈勇 摄
当前,我们传统上过于专业化的大学体制越来越暴露出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一个极为紧迫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南京大学在教育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摸索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收获了不少经验和成果,其中,在通识教育中引进日本东京大学“表象文化论集中讲义”课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引进经典课程
通识教育,在日语中称为“教养教育”。东京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该校的教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1949年东京大学设立了“教养学部”(本科学院),是日本高校中的首创。1983年在本科学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提出了跨学科性和国际性的理念,开展超越文理界线的横向式研究和教学模式。
东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担任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全部是研究生院的教授,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各自的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术权威,他们向学生传递的是各学术领域中最为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这在培养学生广采博收各种研究方法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研究视点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该研究生院以超越文理科界限的横断式研究和教育为其特征,既有其他本科和研究生院系中没有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专业课程,也有如“表象文化论”这样的经典性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科学研究众多领域,是站在学术研究前沿的一门课程。该课程1986年在东京大学首创后,由于它在研究方法上打破了领域之间的局限,在日本的高校中被广泛学习和推广。
2005年,在南京大学的提议下,两校共同举办了“南京大学-东京大学教养学论坛”。两校的学者们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实施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决定将东京大学的“表象文化论”课程整体引进本校。南京大学之所以引进东京大学“表象文化论”课程,看中的是该课程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研究的高水平。
南京大学在副校长张异宾教授的亲自策划和领导下,以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外国语学院为依托,将“表象文化论”作为一门国际化的选修课程向全校人文学系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放,并认定学分。东京大学派遣5至6位教授,每年3月份在南京大学进行集中授课,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论文,由东京大学任课教授给予成绩评定,合格者获得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相应的学分。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