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国债的热忱,正在一个个新高中呈现。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总额超过1.27万亿日元。日本国债的风险,要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国的国债!可以说,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风险最大的!中国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无疑将对猎人产生更大的诱惑力。(7月12日《经济参考报》)
小品《不差钱》中有两句观点相左的经典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活着,钱没了”。对那些自认为“增持日本国债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的人来说——买日本国债了,但恐怕没有机会赚到钱!似乎中国人愚蠢到了极点,而自己才是能够看清全局的那个人。
说日本国债的风险“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风险最大的”观点,往往是自话自说式的伪命题。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日本经济的确一蹶不振,但也别忘记了日本也做到了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日本依然保持了自己在亚洲各国中的经济地位,即使中国忽悠着被戴上了“2010年将成世界第二经济体”的标签,但还是在实际上还是落后于日本经济。分析家们与其把对日本经济的恐惧放在口头上,还不如将自己的注意力放置到对国内经济的关注上。
分析家们喜欢利用夸大事实和制造耸人听闻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但也容易误导舆论对事物本身判断。中国增持日本国债不过是“中国正在分散投资其外汇储备”的一个正常的举动,“中国今年买入的日本国债数额算不上巨大,仅占该国外汇储备总额的0.6%”,被解读成“中国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在分析家眼中只看到了“树木”却看不到“森林”。
增持任何一国国债,从国家层面看,不可能像分析家“自我想像”地认为“中国愚蠢地往枪口上撞”。在中国今年头四个月所买入的日本国债中,有96%属于期限不到一年的短期国债。这表明,“中国的这一投资更多是出于流动性考虑,而不是对日本的财政政策表示出信心”,中国大量增持短期国债纯属避险——中国必须在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的4、5月份中寻找短期避风港,即减少对欧元资产的投资,转向包括日元在内的其它货币。但这也被分析家解读成,“只有一年脱套,危险至极”,令人无语。
从国家经济智囊对政策的影响力上看,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应对以及本轮国际金融风暴的应对政策可圈可点,大方向上并无昏招,特别是在外汇增持方面,通过外汇增持不断地调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尽管在信息透明方面并未达到公众期待的开放程度,但恰恰是信息的不平衡也达成了国家意志在经济决策方面的执行力。必须承认,国与国之间大量信息的时时交换如同“森林”般复杂,不可能被分析家完全获知,只见“树木”式的大量不负责任的观点出炉后,显得可笑的同时也诱导了坊间舆论对经济形势的误读。
没有一种纸质货币是天然的安全的外汇,“加元、澳元等有丰富资源依托的货币”,比起美元和欧元来,储备性还是差得远,但是连美元和欧元的不确定性都已经被事实证明靠不住了,那些分析家一厢情愿式地希望“资源依托型货币”保持坚挺的观点无异于缘木求鱼。
曾经以阴谋论教材著称的《货币战争》一书虽然不可能展现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流通、经济战的真谛和全貌,但还是说明了一点——经济层面上能够让公众看到的信息是公众看不到的信息所左右的。可以肯定地说,分析家们能够看到中国增持日本国债信息不会比公众获知得太多,自我陶醉式的评论不会达到提醒经济决策的目的,媒体豢养的分析家们还是在弄点独家信息后再来影响大众吧!(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