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中日两国在体育界的竞争与合作,使双方在交流中共生共荣,促进了亚洲体育的发展。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大松博文带给中国“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使后来的中国女排实现了辉煌的“五连冠”。进入21世纪,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常年在中国参加乒超联赛,自身实力不断增长,同时也为日本乒乓球女队重回世界强队行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日本花样游泳“教母”之称的井村雅代率领中国花样游泳队首次夺得团体赛铜牌,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体育强项以各种形式帮助日本提高在该项目上水平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而我,作为一个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近几年经历的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中日体育文化的共生共荣,更是从中收益良多。
2007年8月24至28日,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的第15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在桂林市举行。该赛事为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的体育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是对三国青少年体育后备力量的一次检阅。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王励勤等都是在此项赛事中脱颖而出的。我作为《桂林晚报》的一名特派记者,有幸参与策划并采访报道了该项赛事。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男女篮的小队员都非常有礼貌、有修养,每名被换下场的队员都会向观众深深鞠躬。日本男女排的小队员每次比赛结束,都会迅速站成一排、背着手,聆听教练的赛后点评,教练点评后他们会非常整齐的向教练深鞠躬。我注意到,在后面的一些比赛中,中国队员在被换下场时,也会向观众鞠躬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向日本队员学习的结果?当然,比赛更主要的是互相切磋技术的过程。当时,日本小队员非常羡慕中国运动员出色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战术水平,一名日本男篮的小队员还表示非常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到中国参加CBA联赛。
2007年9月,我进入成都体育学院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进校不久后,我得知成都体院与日本筑波大学有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史,不少老师都曾远渡东瀛做过高访学者,回国后他们也发表了大量有关日本体育文化的文章,为传播交流中日体育文化做出了贡献。在这些老师的身上,我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儒雅谦逊的为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当年11月,东北亚体育运动史学会日本支部前会长山本德郎先生到成都体院进行访问时,做了以“加纳治五郎(亚洲第一个国际奥委会委员)与顾拜旦奥林匹克体育思想之比较”为主题的报告,当时初入学术领域的我,从这次珍贵的中日体育文化交流中受益匪浅。
2008年8月1日,第29届奥运会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中国广州召开,我提交的论文《我国奥运纸媒历史回眸(1984—2004)》,非常幸运地入选了奥科会“体育传媒”(sport media)墙报交流部分。入选“墙报交流”的学者,需要在墙报展示区完成15分钟的论文自我陈述,并回答答辩委员的提问,全程需使用英语。记得在回答完澳大利亚答辩委员的提问后,我突然被一位日本女学者拉到了她的墙报展板前面。通过与她的交流,我得知她入选的论文在选题及研究方法上与我非常相近,区别在于她分析的是日本纸媒,并在论文中与中国的几份纸媒进行了比较论证。我们俩仿佛遇到了知音,用英语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我也向她讨教了后续研究的一些难点。她的名字叫田原淳子,是日本国士馆大学体育学部的准教授。更凑巧的是,她是在筑波大学攻读的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日本筑波大学作高访时的指导教师。能遇到田原淳子这样一位学术脉络同源的日本学者,为我的奥科会之行增添了意外之喜。更重要的是,那次难忘的经历,给我的求学之旅添加了浓重的一笔,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受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选题,学到了一些严谨的治学方法。
2009年8月1日,第八届东北亚体育史学术大会在中国大连举行。该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由中日韩以及中国台湾轮流担任东道主。在几天的学术交流中,我再次领略了日本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选题的切口往往都非常小,但是研究得都很透彻。这样的感悟,也为我即将开始的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指明了方向:小题大做,小切口做透做深。
征文须知
征文时间
征文从即日起至2010年10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等有效日期为准)。
中国青年报社负责征集中文作品,人民中国杂志社负责征集日文作品。
征文主题
(1)中日文化的差异与相互理解。
(2)环境保护与中日合作。
两者任选其一。请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忌空泛议论。
获奖公布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
从2010年6月起至2010年11月,《中国青年报》将陆续刊登18篇获奖文章(即从6月起至11月每个月评选出3篇文章见报,请注意及时投稿)。待征文活动全部结束,由定评委从18篇获奖文章作者中遴选出6名一等奖获得者、12名二等奖获得者。然后,再从未见报征文作者中评选出24名三等奖获得者。最终评审结果将于2010年12月在《中国青年报》国际版上公布。
征文奖励
所有获奖者均将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其中,6名一等奖获得者将被邀请于2011年2月访问日本;12名二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2000元人民币;24名三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500元人民币。
征文对象
16周岁~45周岁的中国公民。
征文要求
(1)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使用中文,字数限2000字以内。
(2)请参赛者务必附上个人基本资料(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以及有效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如有电子邮箱,也请提供)。
征文邮寄
(1)征文请寄: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国际部;邮政编码:100702。(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征文”字样)
(2)征文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uojibu08@sina.com(在邮件主题一栏,请注明“征文”字样)。
网上查询
有关征文事项可登录“中青在线”网站(www.cyol.net或www.cyol.com)进行查询。
征文声明
①参加本年度活动者只能有一次获奖机会。
②参加过其他征文活动并获奖的作品不能参评。
③获奖作品的版权归本次活动主办者所有。
④获奖作品不能参加其他同类征文活动。
⑤应征作品一律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⑥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青年报社。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日本科学协会
人民中国杂志社
后援单位: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日本驻华大使馆
中日友好协会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特别赞助:
日本财团
赞助:
全日空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