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本政府8月16日宣布,该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4%,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约为1.2883万亿美元,低于中国同期的1.3369万亿美元。
中国GDP首次超过了日本的消息刚一公布,就有国内经济学家指出,国人不应该对数字本身沾沾自喜,因为中国的人均GDP甚至有些可怜。
不仅如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也表示,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表明我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中国人均GDP刚刚3800美元左右,还有将近4000万人没有脱贫。
人均GDP不足日本1/10
日本官方数据一公布便立即受到国外媒体关注。昨日,不少国外媒体认为,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尚未超过日本,但年内中国将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虽然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在国内诸多论坛上,绝大多数网友在为国家高兴之余也为自身的生活质量感到担忧,认为中国的人均GDP过低,生活质量上不去。
记者对今年二季度中日两国GDP进行了人均计算,以中日两国13.39亿和1.27亿的人口作为基数,结果显示,二季度中日两国人均GDP分别为998.43美元和10144美元,即中国的人均GDP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而以2009年的GDP计算,则分别为3723美元和39906美元,同样不足十分之一。
对此,著名经济评论员叶檀表示,尽管我国GDP总量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人均GDP不高。“生活幸福感来自于比较,尤其是财富分配不均衡就会导致人们产生一些抱怨的情绪。”叶檀说。
满足内需 GDP增长才健康
叶檀认为,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贫富差距的现象,“这说明,我们的GDP增长质量比较低的。”叶檀说,某些地方政府两位数以上的GDP增长,在扣除环境成本、人员安置成本、毁坏的财富之后,其经济增长将下降一半以上。
对于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改变这种“国富民弱”,叶檀认为,高额的GDP是基础。她表示:“GDP上去了是好事儿,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而是必须通过一些办法去改变目前的状况。”
首先是改变GDP增长的手段,除了消灭高能耗、高污染外,对于严重依赖出口而内需不足的情况要引起重视,她认为:“正是由于我们的大量出口,才使得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可以买到廉价商品,而我们自己的商品价格却在逐渐上涨。”叶檀说,只有满足了内需,我们的GDP增长才能更健康,更持续。
此外,近年来呼声很高的关于财富分配改革也要及时进行,“这无异于是做了一次大手术,但这种阵痛是必须要承担的。”叶檀认为,垄断行业、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收入改革甚至是一些深层次问题,都是整个财富分配改革中突出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进行处理,国人的幸福感也无法得到提高。
在谈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的压力时,叶檀指出,中国在汇率、开放度以及碳排放等领域有压力。
本报记者 吕业辉
中日GDP对比
■晨报图形 孙杨
年份 中国GDP 日本GDP 日本GDP/中国GDP
(单位:亿美元) (单位:亿美元)
1990年 3546.44 30397.00 8.57
1995年 7002.19 51373.82 7.34
2000年 11985.00 47461.00 3.96
2005年 22439.00 45751.00 2.04
2009年 49850.00 50680.00 1.02
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成第一
还需要过多久,中国经济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呢?对此,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
版本1 2016年
说法: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7%,人民币以年升值5%计算。美国2016年GDP将为21.69万亿美元,中国当年GDP将达到101.32万亿元。按1∶4.64的汇率折算,中国超过美国。
版本2 2018年
说法:美国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5%,年均通胀率1%。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率为8.5%,年均通胀率2.8%。人民币年均升值幅度为4%。2018年,美国GDP将增长到17.73万亿美元,中国GDP将达到17.8万亿美元。
版本3 2035年
说法:中国在2020年将以GDP18万亿美元与美国并驾齐驱;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
据《重庆晚报》
避免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钢明表示,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
目前,中国人均GDP还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日本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早有心理准备,不过普通民众的失落情绪也同样存在,“国内媒体应该淡化这一变化,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