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至今两个多月,核污染情况似乎稳定下来,大家开始关注日本经济的重建,以及其对全球的影响。渣打香港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解构事件对日本、亚洲、香港以至全球的影响。他认为,这次灾难重建未必能跟阪神地震一样,迅速拉动日本经济。
香港商报记者陈薇
有关日本三料灾难(地震、海啸及核辐射扩散)的损失最新数字近日陆续出现,关家明表示,根据日本政府、世界银行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推算,今次日本三料灾难导致日本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是1995年阪神地震的1倍,甚至比金融海啸的打击还要大。
3000亿美元有多大?关家明说,相等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即香港人不吃不喝「白做」一年半,以目前日本GDP规模约5万亿美元计,5%等于日本过去七、八年(不计金融海啸时期)累积的经济增长。
此外,今次事件造成12915人死亡(截至4月9日),损失是阪神地震的3至4倍,比较起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仍是「小巫见大巫」。对现有设施的影响不算十分严重,因灾区接连的经济区域相对不太重要。
不少人寄望日本灾后重建将有力拉动日本经济,短期的灾害将被随之而来经济增长所弥补,正如阪神地震后日本经济出现V型反弹。关家明起初亦有此看法,直至地震后二至三星期,他有不同的看法。
日经济主要靠出口带动
关家明分析说,日本一向面对着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问题,主要靠出口带动经济,地震过后,有部分的生产设施受到破坏,理论上或可改善日本生产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另外,因为破坏会刺激新需求,所以有人就认为日本或可借救灾重建走出经济低谷。不过,今次日本不单要处理天灾,还要处理核辐射泄漏等人祸,而人祸破坏一般较天灾破坏严重,核辐射泄漏的影响未来日子可能更严重,所以这次灾难重建未必能跟阪神地震一样,迅速帮助日本走出低谷。
至于今次日本灾难对亚洲的影响,关家明说,日本震后全球汽车、电子及化工的生产,受日本缺乏零件供应影响,才令人醒觉到,虽然日本的贸易量及投资额不那么巨大,但日本持有重要的关键零件,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韩星得益 台最受打击
他预料,对手韩国及新加坡可受惠今次事件。他说,韩国和日本直接竞争,日本生产的产品韩国亦有条件生产,其生产可弥补日本供应缺口。日本提炼厂一向供应亚洲高端飞机汽油及石油产品,整个东亚区内,只有新加坡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业,所以预料新加坡可能受惠。今次最受打击的是台湾,因其倚赖日本电子零件供应。
论到事件对香港的影响,关家明指出,主要是短期影响,例如香港人去日本旅游减少,但他担心大量日本人移居本港,引致租金上升。对于本港日式食肆影响,关家明认为问题不大,只要向外宣布食材非来自日本,就可挽留客户。
总而言之,关家明认为,日本三料灾难对影响微观经济远大于宏观经济,即个别行业或企业面对的问题,比整体经济显现出来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