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2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2日刊文说,8月,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对日本大大小小12000多家公司进行了一次关于“产业空洞化”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有迁移海外的考虑。这一波即将到来的产业大转移看似是由日元升值引起的,其实日本国内恶劣的经营环境和新兴国家的吸引力增强才是根本原因,此次日元升值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摘编如下:
8月,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对日本大大小小12000多家公司进行了一次关于“产业空洞化”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有迁移海外的考虑。49.2%的企业认为加速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日元高涨”,位居首位。
7月中旬,日元一路升至1美元兑换80日元的比率,面对这一形势,制造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今后日元仍然高涨不下的话,将加速企业迁移海外,‘产业空洞化’的趋势不可以避免。希望政府能够早日介入进行调控。”贸易行业相关人士也持同样的观点,“日本的产业结构就是以输出为主体,不解决日元高涨的问题企业很难发展”。然而,日元汇率降下来了,日本的“产业空洞化”就能真正解决吗。笔者认为,不太可能。这一波即将到来的产业大转移看似是由日元升值引起的,其实日本国内恶劣的经营环境和新兴国家的吸引力增强才是根本原因,此次日元升值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内部原因来看,日本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恶化,企业已不堪重负。近年来,日本企业所得税不断上扬,和各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展缓慢,扶助企业的各项政策也迟迟不能出台。很多日本企业用“六重苦”“七重苦”来形容国内的经营环境。据日本媒体报道,颇具竞争力、大量雇佣人员的日本汽车产业今年在海外的投资将是日本国内的两倍。日本企业很无奈:“我们也想在国内投资经营,但日本那么高的税率,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也越来越少。在日本,我们根本没办法赚到钱。”随着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企业没办法获得适当的利润,也就没有更多的钱交给国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国家需要运转,必须承担教育、医疗等必不可少的刚性开支。这就导致国家必须向企业伸手,提高税率。而企业因为税率提高,利润减少,更加无法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日本财政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企业也慢慢不堪重负,只有走为上计。
从外部原因来看,日本周边的新兴国家纷纷向日本企业伸出了“橄榄枝”。2010年,在韩国各方面的努力下,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大举进军韩国。韩国与欧洲和美洲已经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10年之内从韩国出口到欧洲和美洲的汽车可以免除关税。欧洲和美洲市场占到全球市场的60%以上,每年进口的汽车达4000万台以上。如果将生产据点转移到韩国,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销售市场可以比现在扩大5倍以上。韩国还为日本企业减免各种税收,甚至将电费都减少到日本国内的一半一下。中国和印度也毫不示弱,不仅对日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土地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府和企业的各种招商团还屡屡现身日本。很多环保、计算机等日本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在各个新兴国家雨后春笋般出现。
此次日本向海外转移的产业不再是过去的劳动密集型或高污染产业,而是日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果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持续下去,随着人才、技术、税收的流失,一直泥足深陷的日本经济要想翻身会越来越难。刚刚上台的野田新政权要改变目前日本经济的恶劣状况,“产业空洞化”会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无法逾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