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园圃 上海现场报道
“日本代表团没能出现在农心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中,有点遗憾啊。”这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棋院院长刘思明发出的一声感叹。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前身是5届真露杯与1届SBS杯。比赛采用独树一帜的擂台赛的方式,中日韩三国各派出5名棋手,最后留在擂台上的队伍获得冠军。
不过,从第7届到第12届农心杯,第三阶段的比赛只剩下一名日本棋手,如今的第13届比赛,日本棋手更是在前两阶段就全军覆没,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变成了中韩对抗,这也让中韩两国的围棋界人士唏嘘不已。日本围棋到底怎么了?也许从一些圈内人士的话语中能找出部分答案。
曾经辉煌昙花一现
从历史战绩来看,农心杯可以说是“韩国之杯”,前12届比赛,韩国队10次夺冠,中国队和日本队各拿过一次冠军,而日本队唯一的一次冠军,是在韩国队六连霸的情况下,在第7届比赛中虎口拔牙那次比赛,日本队在第三阶段也只剩下一人,但最终却笑到了最后。
那届比赛的第三阶段,韩国还有赵汉乘和李昌镐,中国是常昊和孔杰,日本仅余依田纪基九段一人。首盘较量,赵汉乘击败了常昊,由日本棋手依田纪基上台攻擂,谁知“老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击败赵汉乘和孔杰,并在最后一盘与韩国主将李昌镐的较量中以屠龙的方式取得胜利这也是“石佛”在农心杯中的第一次失利。
但那届比赛之后,日本队在农心杯上的战绩就直线下滑,到了第13届农心杯的第二阶段比赛,日本棋手就全军覆没。当日本队主将山下敬吾输给金志锡之后,日本队被剃了光头。
“我印象中,三国擂台赛上某一队一战不胜的历史,在早些年也出现过两次。”在对局研究室,一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应该是第二届真露杯的中国队与第五届真露杯的日本队,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名人士回忆说。
日本棋手注重内战
日本围棋曾有过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藤泽秀行这样的超一流棋手,但如今在农心杯等国际大赛的境遇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日本棋手更加注重他们国内的比赛,因为那些比赛的奖金比国际大赛要高出不少。”
据这名圈内人士透露,虽然第一个世界围棋大赛富士通杯比赛是日本人创立的,但这不表示日本人重视世界大赛,相反的是,他们更倾向于“内战”。“日本国内有很多比赛,比如棋圣、名人、本因坊等大头衔战,其中棋圣的冠军奖金高达4200万日元(约330万人民币),是日本目前规模最大、奖金最高的比赛。”
“你再看看世界大赛,BC卡杯的冠军奖金是3亿韩元(约167万人民币),差不多只有棋圣战的一半,已经停办的富士通杯冠军奖金是1500万日元(约118万人民币),LG杯冠军奖金是2.5亿韩元(约140万人民币),连棋圣战的一半都不到,日本棋手当然愿意参加国内比赛了。”
“我记得有一年的春兰杯,当时的日本第一人赵治勋就因为其赛程与日本国内比赛相冲突,从而放弃了春兰杯。”这名圈内人士说,“而且即使在国内比赛拿不到好名次,日本棋手下下指导棋也可生活无忧,逐渐对国际比赛越来越不感兴趣。”
日本围棋青黄不接
除了对外战不够重视之外,日本围棋界的青黄不接,也使得他们和中韩围棋整体实力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日本围棋前几年就出现了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现象,但这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以本次农心杯的日本队阵容为例,这些棋手大多在年龄上与李昌镐、常昊基本同龄,想要依靠他们来和中韩不断涌现的后辈棋手对抗,难度非常大。
“我之前去过不少次日本,也到一些讲棋室进行过采访。”记者的一名跑围棋多年的同行介绍说。“当时我们就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那里看棋的几乎都是老年人,根本看不到年轻人,更不要说小孩子了。讲棋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也许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多样化,日本的年青一代都不愿意接触枯燥的围棋,而去寻找更刺激、更好玩的运动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围棋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你看看去年年底的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围棋比赛日本队的阵容就知道了,基本都是70后的棋手,年龄最大的山城宏已经53岁了,说明他们真没人可用了。”中国棋院一名人士说,“之前的国际新锐对抗赛,日本队甚至连续三年输给了中华台北队,他们后备力量的储备,已经全面落后于中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