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多次参加高考
选最好成绩报考大学
今天,中国开始高考,900多万考生奋笔疾书,在试卷上书写自己的命运。放眼东亚三国,高考制度普遍残酷。被喻为“地狱”般的日本高考,开始尝试新的方式。
据日本媒体6月6日报道,日本政府打算取消“一次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而采用 “多次考试,选择最优成绩录取”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考试机会。
选择最好的成绩报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在5年后废除目前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转而采用“达成度考试”制度,即在高中期间,由文部省(相当于教育部)组织2-3次“大学入学中心考试”(性质和中国高考类似),学生根据自己最佳的一次成绩报考大学。而大学方面根据考生先前的几次成绩,再以面试和笔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判,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5月6日,由早稻田大学校长镰田薰担任主席的日本政府教育再生会议,就改革全国统考制度问题进行协商,并计划在今年9月,向安倍内阁递交上述改革建议书。
日本媒体说,这次高考改革是为了给予考生更多的希望。一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由于其他因素无法考入理想的大学,在“一次定终身”的全国统考中失去许多机会,也因此埋没了许多人才。
不过,也有人担心:如果每年要开展多次考试,编写试题将花费大量时间和预算,而学生也会疲于应试。
上日本大学要过哪几关?
根据现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日本考生要过两道关,一是参加“大学入学中心考试”。这一考试,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举行。考试主要测试基础性知识,共6科(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公民和理科),不分文理。
二是参加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第一次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形式。
除了两次考试,日本目前也在部分大学实行推荐入学制。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要参加“大学入学中心考试”,但可以免去第二次考试。
三次高考改革
日本最早的高考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是从欧洲引进大学制度后开始的。那时的高考主要是大学预科的考试。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进行了高考制度改革。1948年,日本仿照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而设立“入学适应性检查”,但是由于此项考试使学生负担加重,受到很大非议。1955年文部省取消此项考试,改为各大学自行招生。1963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建议进行统一的大学入学测验,但只有少数大学采用,学生强烈反对,不得不于1969年停止。但是主张进行全国统一高考的呼声始终没停,原因是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觉得应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才能保证毕业生的基本质量。1975年日本国立大学协会主张进行两次大学入学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考试(即大学入学中心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从1979年起至今,两次考试就成为日本高考(指国家承办的国立大学和地方承办的公立大学的招生考试)的基本模式。
考试“地狱”
日本是非常重视学历的国家,一个人拥有的学历(尤其是名牌大学学历)会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的好坏和薪水的高低。日本私立大学占大学总数的80%,但最好的大学几乎都是国立,虽然有早稻田大学这样的名牌私立学校,但总的来说寥寥无几。而且,国立和公立的大学收费相对低廉。因此,日本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有“考试地狱”之称。
前几年有人到日本,曾听过一个说法:“四当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当:考上),要是睡五个小时,就要“落榜”了。
高考那天,日本考生的服装大都是黑色,就连监考老师穿的也是黑衣服,整个气氛严肃而压抑。日本高考题目一度向难题化倾斜,电视娱乐节目经常搬出高考题为难嘉宾,讽刺“这种题目连研究人员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在日本,高考落榜生统称为“浪人”(形容修炼武功多年锲而不舍的人),这部分人没有参加工作,专心致志地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自学,准备次年参加高考。在家自学的叫“宅浪”,一次高考失利的称“一浪”、二次失利称“二浪”、三次以上统称“多浪”。而其中不满于现在就读的大学而要报考其他大学的则被称为“假面浪人”。据悉,日本大学升学率每年都在50%以上,但能升入自己理想学校的不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