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日发布的“2013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显示,排名前10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分别为纽约、伦敦、香港、东京、新加坡、上海、巴黎、法兰克福、芝加哥、悉尼。
综合对比过去三年排名情况,排名前十的城市在全部45个样本城市排名中最为稳定,尤其是前六位样本城市基本为纽约、伦敦、香港、东京、新加坡、上海,个别年份相互之间位次有所变动。
□纽约:四年第一
自2010年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以来,纽约凭借雄厚的实力,连续4年蝉联冠军。作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中心,纽约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程度毋庸置疑。在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的华尔街,世界级的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云集,纽交所更是每天上演着巨额的金额交易。但是在2013年“成长发展”要素方面,纽约却较2012年有所下滑,落后于上海、香港、伦敦,回归至2010、2011年排名第4的水平。
□伦敦:雄风依旧
尽管自去年以来欧洲各国受欧债危机困扰,但是作为欧洲最大的、能与美国纽约相抗衡的金融中心城市,伦敦在综合指数榜单上依旧位居第二,显示了老牌金融城的实力。在体现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国家环境”要素中,伦敦2013年与纽约轮换位次排名第一;在“成长发展”要素方面,稳居第三。
□香港:首入三甲
“东方之珠”香港2013年首次超越东京,跻身为综合实力全球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东京、新加坡、上海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相对稳固的集聚的地区金融中心组团。作为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今年在“成长发展”要素中赶超伦敦、纽约,位列第二;在其他评价要素中,也都非常出色,且比较均衡。
□东京:任重道远
香港排名的上升令东京今年首度被挤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与成长性强的上海、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相比,东京显得缺乏活力。但在金融市场、服务水平以及产业支撑方面,东京仍然位于前三,保持住其一直以来的实力,可与欧美金融中心相抗衡。
□新加坡:多元之都
与其他城市的波动相比,新加坡的排位一直非常稳定,连续三年守住全球金融中心综合实力第五名的位置。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新加坡实力不凡,在“成长发展”、“服务水平”、“国家环境”要素中位居第五,在“产业支撑”要素里排名第六。
□上海:最具成长性
在2013年全球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保持第六。在“成长发展”要素方面,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是亚太地区最具成长性的金融中心城市。尤其是从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情况看,上海在信心、资金吸引力、人才吸引力、金融产品丰富程度、金融创新程度、融资便利程度等方面都位居第一。不过,从全球看,上海在产业支撑上较2012年下滑一个位次至第五,另外服务水平的“短板”仍有待提高和完善。
□巴黎:V形逆转
巴黎的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8位上升到今年的第7位,与前三年逐步下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在欧洲的金融中心中,巴黎所处的位次仅次于伦敦。在“产业支撑”要素中位居第八,排名有所上升,“服务水平”“国家环境”要素中排名第六。
□法兰克福:全面下滑
欧洲金融中心是现代世界金融中心的发源地,传统与老牌一直是其标志性形象。不过,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欧洲经济及欧元在过去一年里,颓势未减。法兰克福综合排名与2012年的巴黎轮换位次,位居第八。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银行市场和保险市场组成的“金融市场”要素位次来看,与2012年相比,法兰克福排名下降3个位次至第八。另外,“成长发展”排名跌出前十,下降5个位次至第15名,“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国家环境”要素方面,分别下滑3个、2个、4个位次至第10、第9、第8名。
□芝加哥:排名上升
与2012年相比,美国中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芝加哥的综合排名上升1个位次至第9名,且在商业环境和智力资本组成的“产业支撑”要素中排名中也上升一位,排名第九。芝加哥是美国第二大商业中心,也是美国最大的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交易所,2006年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合并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悉尼:重返前十
继2012之后,悉尼再次回归前10位队列。金融市场完善与发达程度是金融中心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悉尼首次与东京、香港、新加坡、上海跻身前十行列,说明亚太地区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地位正在逐步稳定。悉尼的“服务水平”正向波动,上升2个位次至第八;“国家环境”重返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