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没于民间的日本军工企业 ■探因 日本军工产业发展 遭遇市场容量瓶颈 根据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起风了》,最近引起中国动漫迷的关注。讲述了日本“零式”战斗机开发者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零式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的主力战斗机,也是三菱重工与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富士重工前身)在二战期间共同生产的“明星级”产品。“零式”的诞生和战绩见证了日本军工企业在二战期间的繁荣,其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优势的丧失,似乎成为此后日本军工产业整体衰落的开端。此后,随着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内政策的变化,日本军工产业也不时经历“起风的日子”。 彻底废除日本的所有武装力量,是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目标。1945年9月美国制定《日本战败后的美国对日政策》,对日本进行非军事化改造。“解散财阀”等措施使军工产业土崩瓦解。 冷战的爆发,迅速改变了美国的对日态度。上世纪50年代之初,美国调整和改变既有的对日政策,日本军工产业也因之而“复活”。1952年3月,美国最终正式认可了日本可以制造军事武器。然而,真正令日本军工产业得以再生的却是1954年3月签署的《日美相互安全保障法协定》(即MSA协定),原因是该协定彻底打开了美国军工技术流向日本的大门。 鉴于二战的教训,从吉田茂内阁(1948—1954)开始,日本就确立起“经济主导”的国家战略。在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国家战略框架下,日本军工产业走出了一条国产化发展道路,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同时,确立了发展自主技术的目标。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逐步具备了生产高性能军工产品的能力。 越南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政界越加担心日本会被卷入美国的战争漩涡,由此,可能导致日本失去经济复兴的可能。于是,在政界反对发展军事工业的声音也渐趋高涨。在此背景下,1967年4月,时任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发表了禁止武器出口的所谓“三原则”。即日本武器禁止三类出口:一是共产主义国家、二是联合国规定的禁止武器出口国家、三是可能卷入国际纠纷的国家。 此后,引进美国军工技术成为日本企业掌握和创新军工技术的关键,也为其民用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张玉来表示,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军工产业发展的最辉煌时期,其关键原因是这一期间其市场需求达到历史峰值。此后日本军工产业的需求不断缩减。张玉来分析,近年来由于军工产品技术需求不断提升,其开发与制造成本也日趋高昂,从而导致最终产品也出现价格上涨。在此前提下,即便日本政府防卫预算总额不变,其实际订货需求也在减少。所以,市场容量限制已开始成为束缚日本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
出没于民间的日本军工企业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大使将换人 韩日症结仍难解
三菱重工拒磋商劳工案赔偿 韩方或申请变卖扣押资产
三菱重工斥资5.5亿美元 收购庞巴迪小型客机业务
忧在韩资产不足以赔偿 韩劳工欲扣押日企在欧资产
忧在韩资产不足以赔偿 韩劳工欲扣押日企在欧资产
日本今后五年防卫预算将剧增 12月中旬提交内阁表决
韩国大法院判日企赔偿二战时期强征韩国劳工
日本的情报收集卫星受台风影响推迟至12日发射
日本明年2月将发射情报收集卫星 维持4星联动体制
神钢造假坑惨日本武器?海陆空装备都被殃及
日本钢企上演锈锈的“钢拳”
日本第三大钢企因质量丑闻股价暴跌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被曝产品数据造假
日本加速升级“爱国者”反导系统 并计划引入“萨德”
日本“大飞机”首飞 迟到4年由军工巨头研制
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11日进行首次试验飞行
日本军工企业在泰推销军机 泰对两栖飞机感兴趣
韩国5月新增3起针对二战日企的索赔诉讼
专家:新安保法将对亚洲和平产生深远消极影响
日企盯上一带一路商机 将频繁向中国西部投资
日企盯上一带一路商机 将频繁向中国西部投资
日本新防相中谷元:安倍政府修宪扩军急先锋
沉寂10年 日本造船业经行业重组重现生机
安倍政府积极发展军工推出口 日本企业不热心
日本三菱重工将试飞国产隐形战机 技术向F-35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