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泰国企业800亿港元入股中信
去年借壳中信泰富完成整体上市的中信股份宣布引入两家外资投资者。中信股份1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股东与正大光明达成股份购买协议,正大光明以800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中信股份20%的股权。中信股份称,此举有助于发展公司业务,也是为了促进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国际化。
正大光明为伊藤忠和正大的合资企业。伊藤忠此次购买中信股份股权引发日本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这是日本企业有史以来对中国企业最大的单笔投资。
正大光明800亿港元收购20%股权
根据中信股份的公告,公司与正大光明订立认购协议,以459.23亿港元的总对价,向正大光明配发33.28亿股公司可转换优先股;同时,公司控股股东之一,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中信盛星,以343.67亿港元的总对价,向正大光明出售中信股份24.9亿股股份。
两项交易的交易价格为13.8港元/股,较中信股份停牌前收市价13.32港元溢价3.6%。公告发布后,中信股份于昨日下午复牌,股价高开震荡,截至收盘,报收13.52港元/股,上涨1.5%。
此项交易完成后,假设优先股全部转换为股份,且不考虑联交所对于该公司最低公众持股比例的要求,中信集团将间接持有该公司59.9%的股份,仍为第一大股东,正大光明持股比例为20.61%。
中信股份称,此次向两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募集的资金将进一步发展公司业务,投资新兴机遇。
伊藤忠是“老朋友”
正大光明为正大与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设立的合营企业,双方各持股50%。正大为卜蜂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卜蜂是世界最大的华人跨国公司之一,由华裔实业家谢氏兄弟在泰国创建,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零售、金融及电讯业务等。卜蜂集团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伊藤忠则是世界最著名的综合贸易公司之一,2014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83位。业务涉及能源、通讯、食品、金融等领域。据悉,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伊藤忠致力于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拓展业务。
事实上,伊藤忠与中信集团是“老朋友”了,早在2011年,伊藤忠就曾对中信集团的香港资产管理机构投资1亿美元,并与中信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此外,伊藤忠与卜蜂集团的合作也并非首次,去年伊藤忠曾以53亿港元入股卜蜂国际。
引战投曾遭遇公司治理不透明之苦
对于两家外资战略入股,中信股份称,未来将与两家企业设立战略合作委员会,并会在五个潜在领域开展合作,包括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资源能源业、信息技术领域等。
中信股份表示引入两家战略投资者公司将受益。包括增强了公司资本基础;进一步获取亚太地区及全球的业务机会;股权结构进一步国际化和多元化。
此前,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公司治理透明度是这些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曾有投资者因为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透明度的疑虑,将原计划10亿美元的认购额下调到1亿美元。
中信比其他规模相当的国有企业更加市场化,这源自荣毅仁在创办这家企业时就给它注入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基因。但国有企业如何保持正常的商业运作,也是中信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股权结构国际化和多元化是中信股份进行央企改革的方向。
分析称,中信股份之所以引入各类战略投资者也是希望股东结构多元化,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借力获取国际市场中的机会。
- 延伸
中信的投资者们
实际上,中信集团从2008年就开始寻求整体上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成为中信整体上市的契机。去年,中信集团借壳中信泰富实现在香港整体上市,在上市过程中,中信集团将绝大部分净资产及股东权益高达2250亿元的中信股份注入中信泰富,涉及的行业包括金融、电讯、资源等。整体上市后,中信泰富改名中信股份。此前有分析人士称,中信此次整体上市可能会成为国企改制的样本和标杆。
中信集团在借壳中信泰富上市,由中信泰富发行股份时,认购阵容就颇为豪华,可谓国资、民资、外资齐聚。
首批15家投资者,皆为国内外大型投资机构,如全国社保基金、四大国有银行、友邦保险、中国人寿、淡马锡控股等,15家投资者的股份认购合计395亿港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通过工银瑞信和博时基金认购12.5亿股股份,认购总价为168亿港元,占中信泰富总发行股份的5%,成为当时配股单一最大机构投资者。
与首批“国家队”相比,第二批10家机构投资者显得比较“另类”,除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中化香港外,其余的投资者皆非国企,其中,包括腾讯、雅戈尔、周大福和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等,10家机构投资者共计认购中信泰富股份53.48亿港元。
与此次同伊藤忠合作类似,在第二批投资者中,不少机构与中信集团颇有渊源,是早就合作过的“老朋友”。 (记者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