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海嘯四年后重建遙遙無期 災區日漸衰敗
據外媒報道,四年前,一場巨大的海嘯將日本東北海岸山區大槌這座偏遠漁業小鎮的大部分東西卷走。到了今天,大槌終於開始重建。但進展之緩慢,費用之高昂,導致這片地區出走的人口越來越多,災區也越來越衰敗。
報道稱,大槌町中心曾經所在的位置如今是一片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上面滿是挖掘機和自卸卡車,在這座碩大的人造土石山丘上辛勤勞作。這是一項造價8.5億美元(約合53億元人民幣)的項目的一部分,目標是將地基抬高2.1米,並把它掩護在一座高達14.6米的城牆背后。
然而,報道指出,對於這裡的上萬名幸存者而言,等待還遠未結束。因海嘯而喪失家園的許多幸存者,目前仍然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寓所裡。這場災難令大槌遭遇重創,死亡人數達1284人,其中包括町長、町公所的不少員工、消防員和警察。因此,就連復原計劃本身,大槌也掙扎了好幾年時間才得以敲定。重建工作去年剛正式開始,而新町長表示,至少要到2019年才能完成。
據悉,在日本東北部遭到海嘯襲擊的地方,到處可以聽到類似的情況。本周,日本舉行了祈禱儀式來紀念2011年3月11日的9.0級地震及由此造成的海嘯。這場災難導致約1.85萬人死亡或失蹤,近25萬人流離失所,其中8.7萬人現今仍然居住在原本計劃僅維持2至3年的擁擠預制板房裡。
但報道稱,就算能搬回去,也不清楚究竟會是什麼時候。在福島縣,一些區域遭到極為嚴重的輻射污染,可能幾十年內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在大槌這樣的更北面的小型海濱村鎮,雖然距離保障了人們免受核危機的大部分影響,但許多幸存者干脆放棄了家園搬到別處,從而加劇了這個快速老齡化國家裡不少鄉村地區的人口流失問題。那些想要留下的人則擔心,隨著日本其他地方對這場災難的記憶逐漸淡去,將注意力轉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類的事情上,他們可能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報道還指出,為了援助重建工作,東京的中央政府承諾投入25萬億日元(約合1.5萬億元人民幣)來支持重建和輻射清污工作,作為定於2016年完成的“集中恢復計劃”的一部分。然而,重建任務之重令地方政府應接不暇,許多地方的進度落后於時間表,而且就連提供給他們的重建款其實都無法花完。
大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裡曾經是個有著1.52萬名居民的寧靜小鎮,坐落在一座風景如畫的海灣,背靠嶙峋的山嶺,面朝太平洋。然而,它在2011年遭遇了15米高的巨浪襲擊,導致町裡80%的建筑被毀,包括町公所、消防站、警察局和主要的醫院。海嘯令町長及近50名町政府的工作人員喪命,使得大槌在災難過后的很長時間內群龍無首。
幸存者稱,建起臨時住所並給所有單元通上水電花了一年時間﹔而清理包括報廢汽車和斷裂木梁在內的50萬噸廢物的工作直到去年才完成。
針對大槌重建后應當呈現怎樣的面貌,幸存者還難以達成一致,作出決定。一些人贊成採納東京官員的建議,修建造價昂貴的巨大防浪牆。另外一些人則指出,這樣的護牆並不能拯救其他市鎮居民的生命。他們認為,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更高的地基上全盤重建大槌。
最后,町裡決定採用妥協的辦法,工廠和店鋪等商業建筑將在老的町中心所在地重建,而這片地方會抬高地基,前面建起一道基底有半座橄欖球場厚的防浪牆。多數居民將遷居建在更高地基上的新房屋,包括坐落在平坦山頂上的住所。
不過,建設工作一開始就帶來了新的延遲。就連找建筑公司來競標,大槌都遭遇了困難,因為海嘯后的重建熱潮造成了承包商的稀缺。新町長表示,由於有東京奧運相關的建筑項目,這種短缺變得更為嚴重。
結果,大槌一直未能花光中央政府下撥的重建款。2012年,大槌有1.78億美元的撥款預算,卻隻花出去了28%。去年,由於新的重建計劃終於出爐,情況倒是有所好轉。町長稱,用掉了62%的撥款。
報道指出,目前,這裡有大約3700名居民在臨時住所生活,等待重建家園。還有數千人干脆放棄。町公所估計,海嘯及隨后的出走潮使得大槌失去了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口。
町裡的退休工作人員河口廣見表示,離開的人不止這個數。他說,建筑熱潮開始推高勞動力和建材成本,使得重建的花銷在短短兩年內翻了一倍,這讓很多人喪失了信心。他還指出,來自政府的房屋重建補貼為4到6萬美元,而重建的花銷如今達到了30到45萬美元。河口廣見最后表示,重建耗費的時間越長,大槌就會衰敗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