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即安倍访美次日,美日两国在纽约联合发布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把美日军事同盟覆盖面从日本周边为主辐射到了全球。这是《指针》时隔18年正式得到修改。消息一出就遭到日本舆论批评。
美日修改《指针》的目的是什么?美日军事合作有哪些新突破?这些新动作会对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有哪些影响?
本期圆桌会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专家为您解读《指针》给美日同盟和亚太地区带来的影响。
日本变被动为主动 针对中国意图明显
广州日报: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有哪些新特点?美日军事合作有哪些新突破?
黄大慧:《指针》如今是第三次修改。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前两次是美国主导推动,这次是日本更积极主动。这说明日本在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在摆脱战后体制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说明日本正逐步完成从以经济为中心的小国到军事大国的角色转换。这也是继解禁自卫权之后,安倍在安全领域上的又一大突破。
变化主要有三:一是日美合作范围扩大。此次新指针的中间报告删除了“周边事态”这一地理上的限制,突出日美同盟的“全球性质”。二是两国合作领域的深化,两国承诺在网络空间、太空等领域的军事合作。三是放宽了日本行使武力的条件。旧版只允许日本在遭到直接攻击时行使“个别自卫权”;新版允许日本在未遭到攻击时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些新变化的矛头直指中国,针对中国的倾向性明显。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日本和美国都有牵制中国的意愿。
袁征:第一个特点是,美日同盟的深化和加强,这是和时代潮流不相符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由周边地区扩展到全球。第三个特点是,美国不是口头上,而是文字上明确站在日本这一边,与日本共同应对钓鱼岛的钓鱼防卫,这是我国坚决反对的。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