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洲相比,日本的制造业并不算老牌,甚至和中国一样,最初的日本制造业也是以“引进”起家。然而,不同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造就了如今日本制造业的成功。如今,日本正通过海外并购和开放专利成为全球技术的“领跑者”。这或许能够给中国制造业更多启发。
因需求而生
从电饭煲到马桶盖,再到近日逐渐升温的日系车,日本制造业的成功故事不止一例。
为何能够成功,深谙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张玉来一语道出其中关键:“因为日本企业的特点就是从需求导出研发和生产。”
在张玉来看来,日本制造业不论技术的高低,其产品都是以需求为导向,这也就引申出日本企业的另一特点:创新意识强。事实上,日本制造业间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只有产品附加值高、创新被市场所认可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日本曾经的家电巨头三洋电机,后期逐渐被松下、海尔等企业收购“吞食”,更在今年3月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其中不乏缺少“革命性创新”的原因。
创新来自于市场需求。张玉来以目前在纸尿裤市场几近形成垄断之势的花王、大王为例,他说,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开发老人用纸尿裤,这不仅是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更因为中国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他们看到了未来10~20年中国的巨大市场。
另外,日本企业执著于对功能的细化。目前,日本市场本身划分细致的特性,决定了日本制造业在产品性能开发上已经空间极少。不少日本企业将目光转向材料研发。这种转向看到的并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未来的市场。
东丽是日本制造业新近的“黑马”。张玉来说,以前,东丽不过是一个做防水材料的小企业,但是现在,东丽研发的碳纤维已经应用到日本波音787上,这类碳纤维还能应用在水处理膜上。目前,东丽的水净化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企业,到现在,东丽的领导者已经成为日经联合会中的一员,地位的转变绝非一星半点。要知道,日经联合会中的成员都是丰田、东芝这样资深企业的大咖。”张玉来感慨地说,不过,其也表示,感慨之余也要看到,制造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崛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东丽做材料研发已经几十年。看准未来发展的潜力,就埋头去做,日本像东丽这样“较真”又“认死理儿”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日本制造业的雄心
虽然现在很多媒体包括日本都在报道日本制造业的没落,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等行业,但张玉来坦言,这多源于日本媒体和学者报忧不报喜的传统。“实际上,日本制造业发展很好。”
日本制造业依然有着勃勃雄心,一方面,不断通过海外并购打通相关领域,整合优势资源,从而有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希望通过大量开放专利技术使技术得到普及,从而成为“领跑者”。
目前,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直逼美国,后者并购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等行业,但前者则主要是制造业。2014年,日本海外并购近700亿美元。
其次,日本正在大力度进行专利开放。目前,丰田计划将其氢动力技术下的5800多个技术全部开放,松下计划开放其互联网方面的50多项专利技术。
“开放专利比其他方式更能说明问题,这表示日本已经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丰田氢动力专利的开放已经令宝马这样的企业感到很大的威胁了。”张玉来说。
日本制造业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他们要做主导全球技术的“领跑人”,加速占领全球市场,这就需要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更多的领域应用到他们的技术,如此一来他们才能永远处在领先的位置。“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易,这说明日本企业对其技术有很强的自信。”
成功的秘诀
实际上,日本制造业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出色。
张玉来说,上世纪80年代,汽车等日本制造业才崛起,并且和中国一样,最初也是通过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设备,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特色。
不同的是,中国习惯于逆向开发。这一路径容易造成一个现实困境:即走在别人后面。中国电视机生产企业长虹此前曾在传统显像管技术领域研发多年,然而,刚有起色便被迅速充斥市场的液晶屏幕所湮灭。没有自己的创新,就永远落后一步。
与之相比,日本则倾向试错式发展,如汽车产业,通过引进先进实验设备,实验各种压力、扭曲等数据后进而改良,形成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因而,日本汽车和美国汽车相比更贴合消费者日常需求,也拥有了更偏爱日本“应用型”汽车的消费群体。
自主研发和“质量第一”观念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令日本制造业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以及大量的专利技术。“日本企业虽然成长漫长、曲折,但生命周期更长。”张玉来说。
除了企业发展模式、技术研发和价值观方面的因素外,政府开放的态度也给了日本制造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日本现在除了烟草、铁路以及资源型行业由政府把控外,其他基本是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张玉来说。日本非常强调通过市场需求形成企业良性竞争。以汽车为例,日本最初对汽车领域的宏观调控最弱,最没有规划,而现在日本发展得最成功的,也是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