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中新社发杜洋摄)
中新网6月4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文章称,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有57个,选择不参与的日本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日本把自己孤立起来的原因,是它不得不听命于华盛顿和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恐惧”。但对东京来说,这可是外交上的一大倒退。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商界领袖对丧失亚投行所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表示关注。然而,政治领导人却以亚投行的种种缺点为由,坚决反对这个新银行。在他们眼中这个新银行威胁美国主导的、不容挑战的金融秩序。
大多数日本人局限于“中国对抗日本/美国”的简单心态,没有几个对亚投行的整体规模和中国的雄心壮志有所了解。
中国大力倡导的亚投行,其实有为巨大基础设施需求提供融资的实际作用。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不限于中国和东南亚,还包括沿陆上丝绸之路的中亚地区;沿中国倡议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甚至北冰洋冰川溶化所可能带来的未来航道。
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功用、提供巨额石油/天然气合同,及在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让中国在这些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这个中国西部的新友好环境,为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营造了有利的局势。
与此同时,中国也同巴基斯坦维持密切关系,目标是建立在波斯湾入口,连接中国西部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Gwadar)的“经济走廊”。在丝绸之路框架里,亚投行在这些区域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毫无疑问将扮演重大角色。
去年12月,中国货运班列从义乌出发,由中国西部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最终抵达西班牙马德里,全长26000多公里。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货运线,也凸显了现代丝绸之路可以带来的丰厚利益。
同样的,在连接亚洲太平洋沿岸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跨大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上,亚投行的角色将举足轻重。
除了“一带一路”,中国的计划蓝图似乎也包括探讨可以大大缩短亚洲、欧洲和美洲间贸易距离,途经北冰洋的新航道。气候变化和冰块加速融化,慢慢增加了向来冰封的北冰洋的商业运输活动。
新加坡学者廖振杨(Joseph Chinyong Liow)去年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的文章里便指出,相对于经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传统亚欧航线,东北航道可以省下许多行程、时间、油耗和价格,碳排放也因此更少。比如,横滨与鹿特丹间的距离,可以因此缩短8700公里。
这“北冰洋丝绸之路”未来的商业发展,意味着对这偏远地区老旧的港口投入大笔投资,将它们现代化。当然,亚投行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质疑亚投行有原因。然而,日本不仅会失去上述的许多商机,也有可能像一些评论员所说,会被美国突然改变主意加入亚投行弄得措手不及,被羞辱和冷落一旁。(陈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