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园暴力令多国如临大敌 美日等国加强反欺凌保障
印度巴西:教育失衡加剧校园暴力
“空洞的脑袋是魔鬼的家。”这句印度谚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印度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失衡。尽管印度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颇有名气,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数据,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4年,6-14周岁学童能够上到小学四年级的人数比例不到60%。同时,印度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不仅多数学校校舍简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个老师要管教约70名学生。
上述情况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学适龄儿童缺少教育、疏于管理,这给校园暴力创造了条件。据印度教育部一份统计显示,去年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个邦的校园暴力事件报案数就达600多起,其中多数发生在学校周边,少数族裔学生成为受侵害的重点。而且,相当比例的欺凌事件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为什么女生不敢上学?”《印度斯坦时报》曾分析称,印度女学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还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园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园“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德里大学教授阿西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缺少教育与管束的青少年在哪里都一样,青春期的冲动往往会令他们做出出格的事。近些年来印度各界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不少严厉惩罚措施,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阿西说,社会流动性增大是当代印度区别于以前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给大城市带来挑战。不少从偏远落后地区来的学生,要么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要么成为加害者。印度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加之固有的地域、种姓、族群等偏见,歧视现象随处可见,处于社会化初期的中小学生更易受到影响。
教育失衡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校园欺凌发生的一大背景。据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教授邢玉涛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巴西,中小学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之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较高的不多,学生也不太容易考进去。而教育质量较差的公立学校内的学生,多来自贫民窟,校园欺凌现象明显严重。相对来讲,中产阶级多选择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这里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欺凌现象也容易杜绝。
不只巴西,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称,整个拉美地区校园欺凌现象严重,墨西哥尤甚。为解决这一问题,非政府组织“欺凌无国界”将拉美作为解决校园欺凌的主要试点,该组织主要对教育界权威、教师及家长等进行专业培训,以让他们辨别什么是学生间的正常冲突,什么是校园欺凌。【环球时报驻印度、巴西记者余双双王海林】
上一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