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芝财务丑闻凸显日本企业治理困境
日经《金融时报》引述一名在多家日企董事会任职的律师的话说,对于利润的疯狂追求以及实现盈利目标的压力并非东芝公司特有。
对仍在摸索转型的企业来说,来自股东的压力无疑是巨大而难以承受的。旧业务的消化、新渠道的开拓都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股东往往更加重视年报的优劣和股价短期的涨跌。
新课题——
丑闻拷问企业治理
东芝财务丑闻令人瞩目的背景是,由日本金融厅和东京证券交易所制定的《公司治理指针》于今年6月1日正式执行。今年也被称为日企“公司治理元年”。日本众多上市企业脱胎于家族企业,加上日式组织在人事上浓郁的“封建色彩”,日本企业在治理上存在很多不透明的地方。新《公司治理指针》规定,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必须聘任两名以上外部董事。
东芝向来被认为是企业治理的“好学生”。该公司早在2001年3月就引入了3名外部董事,并设立了监察委员会监督公司高管的行为。然而,监察委员会委员长、东芝前财务官久保诚明知公司2008年就开始系统性会计造假,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第三方委员会调查指出,3名外部监察委员包括两名外交官和一名前银行家,他们都没有会计专业技能。
日本财务相兼金融担当相麻生太郎对东芝财务丑闻发表评论称:“如果不做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治理,日本的市场、东京证交所的信誉度可能会受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