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秘密战的大本营——登户研究所(组图)
1945年,随着日军在战场上的败退,登户研究所的主要功能分散转移到了长野县伊那等地,而登户研究所的建筑在二战期间未遭到美军轰炸,得以完整保留。
1950年,明治大学获得了登户研究所约一半的用地,建成了生田校区。2010年3月,明治大学利用登户研究所第二科的实验室建筑建立了“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
如今,明治大学生田校区内还能够看到登户研究所留下的动物慰灵碑、消火栓、弥心神社(现称生田神社)等遗迹。在资料馆附近,还有一座俗称“弹药库”的建筑,这座建筑有可能是药品库,不过实际用途尚未弄清。
资料馆第一展室介绍了登户研究所的运营体制和组织体制,第二展示展示了以登户研究所第一科为主制造“气球炸弹”的情形,并且展示了气球炸弹的模型。气球炸弹是太平洋战争末期登户研究所开发的用于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横跨太平洋的武器。气球炸弹的气球直径约10米,总重约200公斤。为了制造气球炸弹,日本全国的和纸作坊和包括女学生在内的大批民众被动员起来,先用魔芋制作的浆糊粘贴和纸制造出气球,里面注入氢气,并带有高度控制装置,下挂炸弹。
当时,在千叶县一宫、茨城县大津、福岛县勿来共设立了三个施放基地,1943年在千叶县一宫进行了施放气球的实验,1944年11月7日正式施放,利用偏西风横跨太平洋,飞行约9000公里,到达美国西海岸。1944年至1945年共施放了约9300颗,有记载的气球炸弹导致的伤亡是1945年5月在美国俄勒冈州导致6人死亡。
最初,气球炸弹曾预定搭载牛瘟病毒,不过,由于担心遭受美国报复,日本陆军最终未敢将牛瘟病毒搭载到气球炸弹上。
资料馆第三展室介绍了登户研究所第二科开发生物武器、毒物、间谍器材等研究的活动。第四展室介绍了以制造伪钞为主的第三科的活动。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未能用武力让中国屈服,战争陷入泥沼。为此,日军设想利用伪钞进行经济战争,通过伪造法币使中国陷入通货膨胀,出现经济混乱,并且还能用伪钞在中国购买物资。为此,日军投入了巨额资金,为了保密,第三科的建筑物周围建起高墙,工作人员私下都被禁止谈论第三科的工作。
1940年左右,终于制作出了与法币几乎同等水平的伪钞,1941年,这里制造了3000万日元伪造法币,据说1944年达到13亿元,1945年达到40亿元,还有的证言说发行额为40亿或60亿日元,有的证言说在中国共使用了25亿日元。考虑到日本1945年的国家预算为200亿日元(当时法币的1元与1日元几乎等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数值,伪钞发行额都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由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物资不足,出现通货膨胀,法币发行额不断增加,1937年6月为14亿元,1944年12月为1894亿元,1945年6月为3997亿元,1945年8月为5569亿元,日军制造的伪钞没有达到法币的1%。
登户研究所原来有称为“5号栋”和“26号栋”的两排木造平房,分别是伪钞的印刷工厂和保管仓库,不过,由于建筑老化,分别在2011年2月和2009年7月被拆除。
资料馆第五展室展室了日军随着战决恶化而准备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以及登户研究所转移的情形。
如今,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是日本全国唯一利用了原日军研究设施的资料馆,也是唯一介绍了登户研究所全貌和各科活动概要的常设资料馆,它集中介绍了日军的秘密战,并且展示了登户研究所的史实发掘过程,具有重要价值。(记者蓝建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