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俄罗斯等国还在为五代机发动机刻苦攻关的时候,美国人已经拉开了六代战机发动机研发竞赛的序幕,而竞赛的跑道上只有独孤求败的美国人,作为领跑者,美国的技术优势是压倒性的,美国人再次轻松拉开了与中、俄、欧等航空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一些媒体甚至评论说,又来拉开了40年的技术鸿沟。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10月18日刊登题为《中国诺贝尔奖获奖能力猛增威胁日本地位》一文。作者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高级研究员林幸秀。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大陆土生土长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我想,中国科学界正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但另一方面,他们或许也会感到一丝苦涩。
获奖的屠呦呦在中国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即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科学院院士。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77年以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以来,中国的科研资金投入增大,科研设备也开始采用最尖端产品。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数量也骤增,论文数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
日本在本世纪初在论文数量上还占据着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最近已下降至第五位。另有统计显示,日本的论文质量排在世界第12位。日本在最为擅长的材料学领域也被中国赶超,现在中国跃居该领域第一位。
有人认为,今后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将持续增加,这是理所当然。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科研在质的方面还是与欧美和日本有差距。
去年夏天,我在常驻北京的欧美国家外交官中就中国的科学技术搞了一项调查,他们一致表示,无论是在论文的质还是量上,中国都有某种严重的不足。例如,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变革并未出现,没有独立自主的创新产品,基础研究也缺乏独创性。但是,一旦突破了这些不足,中国就有可能逼近世界第一位的美国。
中国的强项在于同美国的联系网。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大量前往美国留学,与美国科学界建立广泛的渠道,并向美国科学家学习专业知识。估计今后中国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研究获奖的事例将增加。
而目前的日本却后继乏力。日本科研人员论文的质和量都过了高峰期,正在走下坡路。日本年轻人也多为内向型性格,不愿到海外历练切磋。诺贝尔奖获奖一般在研究成果出来的20年或30年后。日本未来还可保持一段的获奖势头。但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到2020年或是2030年以后,日本必将陷入危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