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要减税了。这次,减税还成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新三支箭”中的重要一箭。
据日媒报道,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和公明两党近日分别批准了2016年度税制改革大纲草案。此次日本税制改革的核心是法人税改革,企业收入中作为税金缴纳比例的法人税实际税率将从现在的32.11%降至2016年度的29.97%,并在2018年降至29.74%。
其目的正如草案中所说“推动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更加积极地致力于国内投资和工资提高”。无论是作为促进安倍倡导的“新三支箭”和“一亿总活跃社会”战略之一,还是曾经旧“三支箭”中的一项措施,“老酒换新瓶”的企业减税能拉动日本经济吗?
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减税方案的通过,企业无疑是最大获利者。因为按照日本方面数据,如果能够分阶段下调到2018年的29.74%,这与2013年度的37%相比,降幅超过7%。
此外,为了照顾生存更为艰难的中小企业,日本政府将对设备投资引进固定资产税的减税措施,配合法人税实际税率的下调,对新购买的机械等征收的固定资产税将在3年里减少一半。
种种举措看起来确实是在为广大中小企业考虑,但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评价称:“税率改革的第一位首先是个政治议题,改革背后的核心就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明年选举。执政需要制造一个税率减少的‘概念’和‘现象’来拉选票。”
刘云指出,总体而言,对于国家经济来说,给企业减税是一个好的改革方向,这是不容否认的。而减少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为企业创造更大财富,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些减税的措施能否在短期对日本经济起到提振的效果,却不能确定,因为决定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根本并不是税收。
“在横向比较当中,日本的税赋实际上并不高。”刘云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日本经济下滑更核心的原因还是整个社会成本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企业活跃度下降,以及近年来由于体制僵化形成的企业创新不足等若干问题。减税解决不根本问题。
从另一层面来讲,对固定资产减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动对国内投资,但这是否有用?
刘云表示,从更长远来看,日本企业对其他国家投资的收益率是远远大于对日本国内投资,日本整体国内利率长期为零,资本收益率也相当低。在这一情况下,无论是国外的市场还是国外的收益率都要好于日本,企业当然更青睐于将资本放在投资外国市场这个“篮子”里。所以即便减税,日本企业的更多投资还是会在海外市场,而非日本国内。
减税“便宜”了谁
更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减税的一个最大问题一直在被安倍弱化,那就是税源问题。
在安倍的口中,减税是为了惠及更多企业,也是为了在2017年4月消费税率将提高至10%之际,更多民众的收入能够增加。为此,税制改革中还引进了一项新税:根据环保性能征税的制度,环境负荷低的汽车税率为0%。
先减企业税,再增消费税,安倍口中所说的受惠方被其本末倒置。
刘云坦言,在财政上,安倍通过征收消费税剥夺了更大部分的民众钱,通过减税而转移给了富人,这是“劫贫济富”的做法,长期来看,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所研究员徐长文也曾指出,提高消费税率是剥削民众的钱,而降低企业税率显然是为大企业大开方便之门。此外,日元贬值在给出口型大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却令日本的内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度日如年。如此来看,究竟谁得利不言自明。
事实上,安倍的经济学整体都充满了矛盾。
刘云指出,一方面,现在日本财政整体陷入困境,其国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达24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拿出财政资金减税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并且无论减多少税,都是在增加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减税与当初增加消费税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