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日相互走近有玄机 难有质变)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定于5月6日造访俄南部海滨城市索契,双方将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对俄经济制裁后,日本首相第一次访俄,也标志着俄日关系逐渐走出近两年的阴霾,开始“回暖”。苏联解体以来,俄日这对邻居的关系虽不密切,但也一直“凑合”。近期俄与西方关系有所“解冻”,正好为俄日甩开乌克兰问题这一政治包袱提供了绝好机会,双方均有缓和关系的动机。
从俄罗斯方面看,日本是其在亚太的重要近邻:经济发达、科技领先、资金雄厚却又缺少矿藏、土地贫瘠。俄罗斯则恰恰相反,工业、科技亟待更新换代,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富饶。两者互补性极强,在俄力推远东开发的背景下,日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日益显现。无怪乎,苏联解体后,日本就一直是俄罗斯积极争取的经贸伙伴。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政治关系冷淡、俄投资环境不佳等原因,俄日经贸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俄投资仅占日对外投资总额的0.3%。2015年,俄日贸易额同比暴跌30%多,只剩213亿美元。能否兑现俄日经贸合作的潜力,已成为俄开发远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俄加强与日经贸关系的愿望迫切。
政治上,俄罗斯“转向东方”,亚太外交搞得风生水起。中俄近两年的经贸、能源合作皆是在此大背景下展开。为使亚太外交更加多元化,避免对华过度依赖,近段时间来俄加强了与印度、越南等国的合作力度,日本则是俄罗斯的另一大目标。同时,日本是今年G7的主席国,也是西方大国中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也有助俄摆脱国际孤立,迂回转圜与西方关系。今年初,安倍曾以轮值主席的身份呼吁G7与俄对话并建设性合作。不久前,正是在日本举行的G7外长会上出现了明年讨论重启G8、让俄回归的声音。
从日本方面来说,俄罗斯是东北亚的重要邻邦。苏联解体后,俄日关系的发展一度向好,日本战略界“联俄制华”之声不绝于耳。近年中俄关系的迅猛发展令日本十分警觉,其拉拢俄罗斯、“挖中国墙脚”的愿望更加迫切。日本希望加强与俄合作,至少利用经济杠杆稳住俄罗斯,集中力量遏制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2013年,安倍晋三曾两度访俄,足见对俄重视。
然而,乌克兰危机中断了俄日关系发展的积极势头。由于需要与美国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本来在乌克兰问题上无所关切的日本也不得不加入制裁,安倍有苦难言。今年以来,俄与西方关系出现“解冻”态势,日本迎来机遇之窗,因而走在其他西方大国前面,率先谋求转圜对俄关系。此外,日本将在7月举行参议院选举。如能改善对俄关系,展示自身推动谈判、“收复领土”的积极姿态,将令安倍政府外交“加分”,提振选情。
经济上,日本化石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八成石油来自中东,路途遥远,受地缘局势影响大;天然气则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等地。为推动能源来源多样化,保障能源安全,日本将目标瞄准了地理接近、能源丰富的俄罗斯。俄日曾一起搞萨哈林岛北部油气开发,但目前俄能源仍仅占日消费的10%左右。日本希望续推与俄能源合作,摆脱对中东的过度依赖。
在共同意愿的驱使下,俄日势将抓住安倍访俄之机,挖掘合作潜力,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升温。未来,俄日关系将逐步改善,双方可能在能源、远东开发等方面展开一些合作。
但应当明确,由于领土问题难以解决,俄日关系难有质变。俄日至今未缔结“和平条约”,盖因双方在南千岛群岛(即日所称北方四岛)问题上存根本分歧:日本视北方四岛为历史领土,俄对其非法占领;俄则认为,其占领四岛是二战结果,日本要求归还无异于给二战“翻案”。苏联及俄罗斯曾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后归还较小的齿舞、色丹两岛,但日方拒绝接受,致谈判长期搁浅。由于有选举压力,俄、日两国政府在领土问题上的任何让步都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足见,领土问题决定了俄日关系的“天花板”。尽管双方都不排斥对话,此次日方也再次放出风来,称俄日将谈判“和平条约”,但在领土问题痼疾难解的情况下,所有的接触只能是“做做样子”,结果至多是重申继续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可预见的将来,俄日就领土问题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近年俄对南千岛群岛苦心经营,试图将其打造为在亚太的重要战略据点。梅德韦杰夫曾在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先后以总统、总理身份三度造访南千岛群岛,对其重视可见一斑。俄去年通过了南千岛群岛十年发展计划,准备投入700亿卢布,改造基础设施,发展加工业。
此外,俄还在岛上搞“军事城”,加强海、陆、空立体化军力部署,固化对四岛的控制。这些举措使日本“收复领土”的希望更加渺茫,也决定了领土问题将长期成为俄日关系的死结,阻碍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
(文/陈宇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