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本已走进石油战死胡同

作者:佚名  来源:太师点金   更新:2016-5-16 13:31:28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在整个19世纪中、前期,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在很长时间里石油仅仅被用于油灯的燃料。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第一台汽油机,次年又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汽车。1893年,另一名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制成一台四冲程发动机,即世界首台柴油机。石油作为燃料的地位越来越得以凸显


日本石油公司(Nippon oil)成立于1888年,是日本最早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创办时期,正值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时期,从这家公司的早期发展不难看出日本石油工业起步时的状况


“在整个战争中,我从来没有受到那次那样的震惊,……现在除了急着赶回加利福尼亚去的珍珠港残存者以外,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已经没有了美国或者英国的军舰,日本人现在是这片广阔水域的主人,可我们是那么脆弱,那么无遮无掩。”


这段文字出自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回忆录。所描述的情景是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同一时间,英军与日军在马来半岛相遇发生海战后的状况。


在“马来海战”中,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巡洋舰被日军飞机击沉。此战以后,英军士气低落,盟军在两大洋上竟没有一艘可供作战的舰船,而日军往东南亚进军的步伐不断加快。


东南亚资源丰富,日军积极“南进”,争夺资源是首要原因之一。在诸多资源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油田,有着日本最想获得的战略资源石油。当时的巨港油田是亚洲的最大油田,年产石油470万吨,恰好约是日本国内一年的石油消费量。控制了巨港油田,盟军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就将完全“破功”。


在现代战争中,石油无疑是驱动战争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日本作为典型的“贫油国”,在二战中,其外交战略与对外战争究竟卷入了多少石油元素?石油又如何成为盟军“吓阻”日军进军的战略武器?



战前日本石油工业


提到日本近代的资源战略,就不得不提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工业化。明治维新“三杰”之一、曾负责振兴日本实业的大久保利通认为,日本与英国地理条件相似,均为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因此主张日本大力发展海运和工业,“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大久保利通对于资源的看法是,煤与铁是制造业兴盛的动力,因此非常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


作为两大传统工业资源,煤与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产业重点之一,但随着石油地位的提升,日本国内石油工业也在明治维新后期起步。


在整个19世纪中、前期,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在很长时间里石油仅仅被用于油灯的燃料。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第一台汽油机,次年又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汽车。1893年,另一名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制成一台四冲程发动机,即世界首台柴油机。石油作为燃料的地位越来越得以凸显。


日本石油公司(Nippon oil)成立于1888年,是日本最早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创办时期,正值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时期,从这家公司的早期发展不难看出日本石油工业起步时的状况。


当时,美国、阿塞拜疆等地发现了石油并且进行了开发,新成立的日本石油公司成立后不久就着手在日本寻找石油。1889年,该公司董事长亲自去美国考察石油工业,回国后从美国购回一套钻机,并且花费高价聘请了美国德克萨斯的钻井技师,此项薪资约占公司全部开支的12%。


依靠美国的技术与人才,1891年,日本发现了第一个油田尼濑油田,很快,日本石油公司就在此架起日本第一口油井。


1897年,日本发生金融危机,不少公司倒闭,但日本石油公司却屹立不倒,并且不断扩大石油生产与炼油业务。1908年,该公司又引进美国的旋转钻机,进而可以钻探更深的油井。


日本石油公司的一系列开采动作,被认为带动了日本石油工业的兴起。这家公司也逐步垄断了日本的石油市场,到20世纪20年代,通过一系列扩张,日本石油公司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高达80%。


不过,日本“贫油”的状况始终没能改变。由于国内石油开采量低,在日本石油公司销售的石油制品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口自美国、英国等国。在二战前,最高峰时日本对国外石油的依赖高达90%。


当时,日本国内不仅民用工业,就连军工业,对石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1905年,日本建造的萨摩级战列舰首次采用了石油燃料,尽管石油燃料在萨摩舰上仅仅作为助燃剂料使用,但此举却意义重大:石油燃料作为动力的效率要远超过煤炭。


20世纪20年代以后,日本海军主力舰多数已经改用石油燃料。日本陆军、海军石油消费量占了日本全国石油总需求量的26%,这也预示了日军此后很大程度上将为争夺石油而战。



“人造石油计划”


日本对土地与资源的渴望,从其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对外战争便可一窥端倪。而一旦日本国内经济矛盾凸显,主张对外扩张的势力便借机壮大。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日本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让日本更加感受到资源匮乏与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弊端。


日本军方甚至向国民宣扬这样的观点:西方大国故意通过国际市场来约束日本,而走向战争或许才是日本摆脱危机的“良方”。


在对外战争方面,日本尤为看重德国的经验。一战德国战败,在日本军方看来,有两大主因:一是国内经济弱小,二是原料缺乏。这两点是日本想要极力避免的。


当时,尽管石油仅占日本全部能源消耗的7%,但却被用于军事与海上运输,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上世纪30年代末,日本80%的石油进口自美国,10%的石油进口自荷属东印度,这样的能源格局始终困扰着日本军方。


日本对资源的渴望,直白地体现在对领土的要求中。1936年,国际联盟讨论各国平等使用原料问题,日本声称:“如果不对领土重新进行公平的分配,原料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其对能源及领土的渴望,已是“人尽皆知”。


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中国东北被日本视为寻求资源突破的关键地区。为了支撑对华战争,日本国内加紧建设炼油工厂、页岩油工厂、甚至还发展出人造石油。


根据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调查,将殖民地纳入在内,日本的石油矿区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面积虽广,但真正可供工业开采的,屈指可数。以1930年为例,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出产石油7500吨、本州22.6万吨,其他日本控制的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生产了3.2万吨,租借自俄国的北库页岛石油基地生产19.3万吨,合计45.9万吨。而同一时期的美国石油产量为1.23亿吨,苏联为1850万吨。


为了解决石油供应问题,日本一方面从国外购买石油,另一方面也在谋求获得出产石油的租借地。然而,当时各国主要大油田不是控制在大石油公司手中,就是由英美政府直接控制,日本可以施展的空间要小得多。


日本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后,将中国东北的铁矿石、煤炭资源大量运往日本,解决了一部分能源问题,但石油仍然高度依赖进口。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随后,日本国内开始扩大石油生产,不仅建造了巨大的油库储备进口石油,同时扩大了炼油厂的规模。就在这一年,日本政府还特别制订了人造石油的7年计划,希望用7年时间,使日本的石油产量增长26倍。


日本所谓的人造石油计划,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从油页岩中提炼石油,二是通过液化方式,从煤炭中获取石油。由于中国东北发现了油页岩矿,同时煤炭资源丰富,日本人造石油计划的半数工厂设在中国东北。


原先页岩油提纯是日本的主要方向,也进展顺利。1929年,位于辽宁抚顺的页岩油加工厂设立,原计划日产4000吨。但当日本投入大规模加工后,发现原先的提纯法存在很大问题,不仅影响了石油的品质,也根本无法供军舰使用。


日本于是转向了“有成功先例”的煤炭液化。这一技术最初在德国获得成功,日本也试图效仿,但德国却视之为国防工业机密,迟迟不愿外泄。1937年,日本终于成功掌握这一技术,不过利用该技术获得的石油产量却依然“少得可怜”。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人造石油计划”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到了最后,不得不宣布计划破产。



与美国石油“暗战”


人造石油计划的落败,使日本不得不将获取石油的目光放在其占领地以外。而到哪里寻找资源?日本国内争论不休。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在对外战略上的矛盾就若隐若现。1938年后,日本在中国战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后,对中国战场以外的地区,围绕“南进”还是“北进”,日本海、陆军发生激烈争论。


日本陆军主张由中国东北继续北上,进攻苏联,海军则主张“南进”,取得东南亚的资源,并以此对抗英美势力。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争论的“风向”因为1939年的一次战争而发生改变。1939年,日本关东军在“伪满洲国”与外蒙古接壤的诺门罕与苏军遭遇,双方发生交战,最后关东军大败。这场战争让日本陆军意识到,日本与苏联陆军的装备尚有差距,即使进攻苏联,也必将付出巨大代价。


日本海军主张的“南进”计划此后逐渐占得上风。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此举令日本面临与英美等国全面决裂的风险。


对主张“南进”的日本海军来说,东南亚可谓是块资源宝地。此地不仅石油、锡、煤炭资源丰富,还出产蔗糖、棉、麻等工业原料。其中的石油资源日本觊觎已久,仅荷属东印度的巨港油田一年的产量就够日本国内使用一年。不过,东南亚当时几乎完全由英美法荷几国控制,一旦“南进”,与上述几国的关系就将完全破裂。日本对是否实施“南进”计划一直战战兢兢。


在控制东南亚的几国之中,美国不仅是日本石油的主要进口来源地,还向日本出口大量废钢铁,是日本军工产业的主要原料、能源提供国。


1940年之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氛围浓厚,对于亚洲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漠不关心,甚至以“中立”的名义大发战争财。


然而,1940年后,日本与德国、意大利完全站在一起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人认为,日本人要突破英美主导的亚洲秩序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于是不得不采取些“警告手段”。


当年7月,美国宣布将航空汽油、高熔点废钢铁纳入出口管制,但对普通汽油和一般废钢铁并未做出规定。当年9月,“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美国决心加大警告力度,9月26日,正式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废旧金属。


令外界意外的是,即便日本已经加入轴心国,但美国却未在第一时间将石油纳入禁运范围。罗斯福认为,石油禁运虽是美国对付日本的王牌,但却也直接意味着战争。


寻求妥协、保留和解的空间是美国此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做法。这体现在另一件事中,当日本强烈要求荷属东印度油田增加对日本供应时,美国竟作出让步,同意向日本增加石油出口量。


为石油“南进”东南亚


在1940年9月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美日两国围绕石油,进行了一场“拉锯式暗战”。双方对对方的底线都很明晰,但这时,一旦其中的一方出现“冒进”,局势随时可能有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可能配合德国,在远东向苏联进军。苏联面临与德国、日本同时交战的不利状况。对于日本而言,是否“北进”,成为亟需明确的问题。


有了1939年与苏军在诺门罕的交战失败经历,并且可能失去在库页岛上的石油基地,让日本彻底放弃了“北进”计划,摆在其面前的只有“南进”。


1941年7月24日,日军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引起美、法、荷不满。两天之后,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全部资产,荷兰随后宣布中止“日荷石油协定”、不再确保对日石油供应。8月1日,美国正式宣布启动对日本的石油禁运,日本最为担心的局面就此发生。


在几次向美国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这年9月,日本海军军令部长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公开提出:“日本各方面的物资都在减少,而敌方的力量却在渐渐地增强。再过些时候,日本会越来越软弱,以至于难以支撑下去……我们惟一的出路只有加速前进。”


日本的“南进”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仓促实施,而日本对美国的报复竟是用一次突袭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消灭殆尽。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海军一夕之间损失惨重。而另一方向上,几乎同一时间,日本海军的先头部队南下马来半岛,与英国军队正面相遇。在日军战机猛轰之下,英国军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巡洋舰被击沉,英军士气低落。


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政策更为全面、愈加严格。


为了加紧获得东南亚的石油,日本加速向荷属东印度群岛进军。1942年初,日本进军东印度群岛,尽管控制这里丰富石油资源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撤离前已经炸毁了油田、炼油厂等其他油田设施,但日本占领后,又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并且在苏门答腊岛上发现了新的大油田。短时间内,日本还从其国内运来了近4000名石油工人,约占日本国内全部7000名石油工人的六成。到1943年,日本已将东南亚主要油田的产量恢复至1940年的75%。


为进一步控制东南亚的石油,日本实施了贸易统制政策。1942年初,日本预计全年可从东南亚获得石油60万桶,到了3月时,这一数字被提高到170万桶,是原先预计的近3倍。5月,日本宣布成立陆海军石油委员会,负责制定石油开采、炼油、运输、分配等计划,随后通过的《有关南方燃料运送的文件》,进一步规定自1942年7月起,应尽可能多地抢运东南亚的石油。


面对日本在东南亚的石油争夺,盟军采取了破坏日军油轮运输的方案。1943年起,盟军对日本用于石油运输的油轮进行大规模轰炸,日本方面损失惨重。尽管1943年末,日本为油轮设立了护卫舰队,但已经于事无补,东南亚的石油越来越难以运抵日本本土。1944年,日本石油运输受阻的状况更为严重。


数据显示,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进口一度达到高峰,但1944年第一季度,进口同比下降了一半,到1945年同一时间,石油进口几乎完全停止。


越来越难以获得石油,最终成为日军的“阿喀琉斯之踵”。到战争后期,日军战舰因为燃料不足无法全部出战,战斗机往往有去无回、无人生还。海上运输大动脉被彻底切断,成了压倒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下周国际原油技术面分析:


美国WTI原油从四小时走势图来看,布林带三轨向上,呈现单边上涨的态势,K线在布林嗲上轨处受压制后就在山轨下方震荡下行,当下行到46美元处后受前期低点及中轨支撑反弹上行,且低点不断上移;CCI也向上运行,KDJ指标向上聚拢。综合来看,K线价格受布林带中轨及前期低点支撑,预计下周一油价将反弹上行。


日线图来看,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金叉,22、135日均线也不断上行,K线价格自22日均线处受到支撑后就不断上行,已经三连阳,当前价格在三连阳后出现小阴星,预计后期油价菁小幅回落,但整体上行势头依旧不变;下方KDJ指标也向上运行,MACD指标在0轴上方附近金叉向上。整体来看,K线价格受下方均线强力支撑,预计下周一油价将震荡上行。


综合4小时图与日线图来看,油价上行势头依旧较强,预计下周一油价将震荡上行。操作上建议低多为主,上方阻力位47.0美元,下方支撑45.50美元。


对现货原油、沥青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添加笔者官方微信:tsdj028 获取每日财经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指导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问题餐厅》聚焦女性话题 焦俊

    日本第11届声优大奖结果揭晓 演

    东野圭吾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