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詹长霖
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尽管在媒体上看到报道说日本现在处于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的阶段。但在我们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却在为“为未来投资”。因为日本的创新方向已经发生转变,我们可以看到的转变有:
(1)日本电子企业在大众市场衰退了。但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提升。
(2)日本企业正从B2C领域,逐渐向B2B领域扩展、转型。松下从家电DNA,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今后,夏普将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汽车、食品、水、空气安全领域和教育产业;索尼复兴电子业务的计划遭遇挫折,电子领域今后将强化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
(3)如今,日本机器人产业已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扩展,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同时,积极扩张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把握制造业升级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欢欣雀跃着我国GDP上升时,你会发现其实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前几年,小米手机如同一只黑马横空出世,我们也对其商业模式做过分析,我们不得不说,它的成功带着很多创新的闪光点,尤其是在其饥饿营销和用户参与度上,但另一方面它有着令业界一直诟病的技术研发软肋。和华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风格上的差异。为什么大家觉得华为值得尊重?在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都在忙着抢市场,尽可能的多地获得订单,但是有哪一家企业能坚持28年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专注于质量把控呢?华为的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的力量。
《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上中国企业零入围的现状也让我们看到除了技术方面问题外,很大一部分还是和国家重视的侧重点相关。这些年,全球都在货币放水,也就是用债务刺激经济。但拿日本和中国来对比:日本放出的水流进了产业整合、重组、创新、研发环节;中国的放水流进的是地产、基建和“城市化”。简单总结:日本的债务附着的资产是“技术产能”,中国的债务附着的是“土地产能”。这些年来,无论在地产基建方面,还是产业发展方面,中国都在想通过投资的大跃进实现“跨越式升级”。这些投资,有多少真正流入了创新研发环节,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创新需要时间的积累,创新不是简单的创意,也许针对某个产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一个新的创意点可以让产品获得大家认可。但是一个顶尖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不是单靠操弄商业模式就可以形成的,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必占据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