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18日报道,日本软银集团已同意以23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76亿元)的价格,收购国际著名芯片设计巨头ARM,而此举也被视为软银的一场巨资押注,因为该收购将有望帮助软银锁定未来物联网市场的领军者地位。
随后,《华尔街日报》18日中午的报道称,ARM已向其证实,公司同意接受软银集团发出的收购要约。
抛售阿里股票原来为了ARM
据外媒报道,本次交易的收购金额确定为24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55亿元),每股17英镑,相当于ARM去年净利润的70倍,相比于ARM上周五的收盘价溢价高达43%,而且还是全现金方式。
鉴于软银已经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外界也很难想象孙正义会将此前套现的资金全部用于收购ARM。
对于这笔收购,据新浪科技报道,除了此前卖掉部分阿里股票并出售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套现的180亿美元之外,孙正义还需要继续投入130亿美元用于收购ARM。软银目前还有250亿美元的现金头寸,而净负债已经接近了600亿美元,几乎是净利润的四倍。或许未来半年,孙正义还会继续抛售其它资产用于缓解债务压力。好在,软银光所持阿里的股票就超过500亿美元。
ARM:智能手机芯片设计巨头
ARM被誉为英国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已成立25年,目前雇有4千名员工,与在互联网浪潮中默默无闻的英国一样,它低调到外行人基本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但它在半导体领域却是赫赫有名。
ARM与英特尔虽然同在半导体行业,但在发展领域、成就和商业模式上却完全不同。英特尔研发、制造芯片并销售,而ARM则是致力于芯片研发和技术架构设计,然后把技术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制造商,从中收取一定的授权费。
关键是授权的设备基数非常之大,去年发货的ARM架构芯片达到150亿片,比一年前增加30亿片。其中约半数来自移动设备,但ARM的网络设备和物联网芯片增速更快。
英特尔所称霸的芯片领域是传统的PC及服务器市场,而ARM则是移动终端芯片领域毫无疑问的巨头。
从移动智能终端起步到现在,ARM一直处于这个芯片市场的领导地位。2015年,包括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在内的全球1384家移动芯片制造商都采用了ARM的架构,全球有超过8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都采用的是ARM架构的处理器,超过70%的智能电视也在使用ARM的处理器。
2015年ARM的营收达到为14.89亿美元,而英特尔则为516.9亿美元。差距悬殊的原因是在于二者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虽然从营收和估值上看,ARM和英特尔对比悬殊,但事实上,作为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授权为主的ARM一直站在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
英国退欧公投后的最大一笔交易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英镑兑日元汇率下跌了近30%,这增强了ARM对软银的吸引力。
对于英国,孙正义表示:“这笔投资代表了我们对英国的承诺,以及剑桥科学技术天才所带来的突出优势。这是我们做出的最重要的收购之一,我也希望ARM会是软银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柱。”
这是英国脱欧后的第一笔重大收购交易,无疑为正在经历动荡的英国各行各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也特别予以了祝贺,并表示:“这是英国从亚洲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将把(ARM)这家伟大的英国公司变成世界级现象。距离脱欧仅仅三个星期,这证明英国并没有失去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英国向所有业务、所有国际投资开放。”
英特尔觊觎,软银套现,ARM抛售资产的伏笔已久?
外界一直认为ARM可能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收购目标,后者未能及时抓住智能手机浪潮。英特尔的x86架构是针对PC平台开发的,但用在智能手机上却存在耗电过大的弊端。但最后的收购者却成为了软银。
而稍作留意就会发现,软银近来不乏大手笔的资产抛售,这些多被外界解读为“优化资产负债表”,而这次对ARM豪掷千金,是否意味着此前埋下的“伏笔”终于要显现出轮廓了呢?
今年5月31日,软银宣布计划出售约79亿美元阿里股票,随后接连加码,最终套现金额达100亿美元。继抛售阿里股份几天后,软银又抛售了日本手游大厂GungHo约6.85亿美元持股。6月21日,软银宣布以86亿美元将持有的Supercell股份全部出售给腾讯。
对这一系列的抛售,外界曾解读为软银希望缓解负债压力。此前据彭博社数据显示,受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的影响,软银总债务高达12.3万亿日元(1082亿美元)。但现在看上去更多是为了收购ARM进行的准备工作。
软银想要的是什么?
至于为何要收购ARM,软银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人工智能无疑将会推动新一轮计算革命,而核心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分别处于芯片霸主地位ARM则是最好的选择。
腾讯科技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众所周知,ARM架构已经应用到全球85%的智能移动设备中,其中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设计。现在,ARM正在成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设备的标配。”
孙正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他有两个投资标准。一是技术强大,二是有潜力成为地区市场领导者。企业如果拥有强大的技术,在全球竞争时就会处在有利位置,在本土市场获胜的企业一般找到了提供创新服务和内容的方法。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