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72岁的成都人何允中,翻看着手机微信,长舒了一口气。此前,江苏沛县发现疑有川军埋骨地,两地川军后人便开始联动,如今事情也有了好的结果,当地民政部门表示,核实川军埋骨遗址后,将建相关纪念设施。
同时,微信里不少朋友发来祝贺,何允中花20年时间写成的长篇纪实文学——《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出版问世。
作为著名川军抗战将领何煋荣之子,为了还原父辈抗战中的真实历史,20年前开始,何允中靠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方式,寻访全川各地老兵,重返山东、山西、湖南等川军作战地点,收集到上千份文献档案,最终写就120万字川军抗战历史。
初衷
电影震撼
他决心著文还原抗战
“起初,我并没想写书。”9月2日下午5点,何允中筹划着纪念日当天的赠书活动,而说起写这本书的初衷,他说是受一部电影影响。
那时,电影《血战台儿庄》热映,他被川军保卫滕县、拼杀至全军覆没的故事所感动。当中有处情节:川军战斗到最后关头时,22集团军122师师长王铭章,面对凶残的敌人镇定自若,在堆满尸体的城墙上举枪自戕。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众多观众。但何允中却皱紧了眉,他认为这处细节有问题,“王将军应该是在战火里阵亡,并非自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何允中父亲何煋荣曾与王铭章一同作战川军,“父亲跟我讲过王铭章的事迹,以及滕县保卫战的经过。”
“他们作为亲历者、当事人,才更了解具体情况。”何允中说,他清楚当中经过,遂决定写一篇文章,纪念滕县战役,同时还原历史,“真实才更能打动人。”
而后的研究中,他发现川军有不少如王铭章的人,而且很多事迹再不记录下来,就真的被历史冲走了,“我决定要写这本书。”
走访
找寻老兵
他骑着摩托车跑遍全川
那一年,何允中已经50多岁,他下了不回头的决心。
因其父何煋荣的缘故,何允中清楚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中滕县保卫战的经过,“父亲是川军22集团军124师740团团长,从小他就给我讲打仗的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滕县保卫战。”
然而,当他决心写这部鸿篇大著时,才发现有些力不从心,“资料太少了,光靠一个人的回忆,肯定是不行的。”而且,由于上班的缘故,真正写书的时间太少,“我没放弃,就办了停薪留职,一心一意要写。”
为了收集档案、资料,他开始骑着摩托车、自行车,跑遍四川、重庆各地抗战遗址,寻访抗战老兵,记录他们的口述。同时,他又把川内不少县市图书馆、档案馆跑了遍,只要有关于川军抗战的资料,就马上手抄记录下来。
“川内的老兵,基本被我走访完了。”除了收集资料,他还重走了川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无论是山东、山西、湖南、安徽等地,都留有他寻访的足迹。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