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1月23日电 专访:培养诺奖得主需要哪些要素——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浜口道成
新华社记者华义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理事长浜口道成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日本近些年获得了不少诺贝尔奖,获奖的背后有着不少要素,这跟科学家们坚定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师承关系以及有关部门和机构为年轻研究人员发挥能力提供条件密不可分。他强调了给科研人员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研究环境的重要性。
浜口道成是毕业于名古屋大学的医学博士,2009年至2015年担任名古屋大学校长,2015年10月起担任JST理事长。浜口道成长期从事医学研究,又担任过大学校长,对日本科研体制非常熟悉。他向记者讲述了日本科学家屡获诺奖的“秘诀”。
21世纪以来日本共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浜口道成说,其中有6人毕业或任教于名古屋大学,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研究工作抱有强烈信念和奉献精神。科学研究是非常孤独的工作,有时投入一生也可能没有回报。
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71岁的教授大隅良典在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时,从政府获得的科研经费每年仅数百万日元。他1982年首次获得约100万日元的科研经费。同等金额持续了一段时间,1988年发现本次获奖的细胞自噬现象时,科研经费为420万日元。1990和1995年甚至没能获得经费。但他在自己的研究道路上一走就是40年,不曾动摇和改变。
浜口道成说,从名古屋大学的情况看,好的导师能够给予研究人员正确的引导,再加上年轻研究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的努力,最终取得了诺贝尔奖。两位诺奖得主益川敏英和小林诚都是著名物理学家坂田昌的学生;著名化学家平田义正的学生野依良治和下村修也先后获得诺奖;赤崎勇和天野浩是一对师徒,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介绍说,25岁的天野浩还是2年级研究生时,就在赤崎勇教授的指导下发明了氮化镓晶体,这让他们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天野浩说当时他们经历了1500次的研究失败,但一直坚持下去;赤崎勇让他别放弃,始终相信他的能力。两人互相信赖,对研究的信念和热情使他们最终获得成功,这在其他几位诺奖得主和他们的导师身上也同样存在。
对于名古屋大学为何会诞生这么多诺贝尔奖得主,滨口道成认为,和日本其他老牌大学相比,名古屋大学相对年轻,其特点是“自由豁达”,非常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名古屋大学聚集了很多不寻常的人,重用年轻研究人员,给年轻研究人员、女性研究人员及留学生创造机会。因此名古屋大学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很高,留学生研究人员也很多。
滨口道成说,日本有一个“世界顶级水平研究据点项目”(WPI),以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建立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中心,各个大学选择一些顶尖研究小组向国家申请经费预算。入选WPI项目的研究团体水平很高,其他大学基本上都是以有名的教授为核心组成团队,有些教授60岁左右。而名古屋大学决定其WPI团队核心人才不超过45岁,这样精力旺盛的团队如今在WPI中获得很高评价。
滨口道成还说,赤崎勇和天野浩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没钱”。因为没钱所以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或使用其他研究室废弃的实验器材,正是在制作实验器材过程中发现了独特的氮化镓结晶方法。而如果全部使用现成的实验器材,就不可能发现新实验方法。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塞翁失马”,坏事可能成为好事,科学研究也是一样。
大隅良典今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关于基础科研经费不足的呼声受到关注,滨口道成说:“日本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减少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给予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条件,我最担心的是这一点。”
他说,现在日本研究机构中任期制的岗位增多,通常5年期比较多,为延长任期或到其他地方就职,必须在4年内拿出研究成果。而在就职第一年几乎不能完全投入工作,也就是说要在3年内写出论文,但生物学工作并不是写出论文就是终点,有时还另需2年进行深入研究,5年任期就不能做比较重大的研究。这种要在短期内拿出研究成果的情况在日本比较多,十分令人担心。
关于基础研究经费问题,他说,感觉日本投入经费多了,却出现篡改论文数据等学术丑闻,特别是一些有名的、能拿到很多经费的研究人员。现在日本必须认真思考学术不端问题,如果没有对研究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其抵御成名获利的欲望,那么投入越多钱可能结果越会跑偏。因此科研道德教育比投入金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