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5月10日电(许永新)在日本,每年都有不少独居者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孤独地离开世界,被称作“孤独死”,也称“孤立死”或“独居死”,这个现象在上世纪70年代被报道出来后,“孤独死”等词汇在80年代以后频频见诸媒体,现已成为日本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日益增加的“孤独死”现象也催生了一项新兴行业--遗物整理业。死者往往会留下大量的物品,其中有的需要留给亲人作为永久性纪念,有的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出售兑换成现金,剩下的则需要作为垃圾分类处理。在亲属自己无法处理或者根本找不到亲属的情况下,只能请专业公司进行处理。在遗物中,甚至还会出现死者在生前偷偷积攒的私房钱。有时日本媒体会报出在垃圾中发现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7万元)一类的新闻,这些钱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据日本周刊杂志《AERA》报道,一位遗物整理公司老板表示,五六月份为“孤独死”的高发期。这是因为,与高温的夏季相比,气温变化剧烈的五六月份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因为中暑而生病,由于身边没有人照顾无法及时施救,就有可能因此悄无声息地丧命。
《AERA》介绍说,随着社区的作用逐年减弱,随时都有可能使人脱离社交生活变得孤独。因公司裁员而失业、离婚或丧偶、孩子长大后与家长分开各自独立生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孤独的契机。该杂志分析,日本社会中上了岁数的人很难再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假如生病或者出现认知障碍,也很难外出接触社会,就会导致越来越孤立。据东京都监察医务院调查,2015年在东京城区23区内65岁以上的独居者中,在自家“孤独死”的达3116人,为10年前的将近两倍。当年23区内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总体约为7万人左右,相当于每22名死者中就有1人为“孤独死”。
《AERA》指出,“孤独死”的身后事处理起来很麻烦,不是说人一死就什么都完了。如果是在夏天,遗体从第3天开始腐烂,一周后就会渗出体液。由于老年人的“孤独死”几乎都发生在一室格局的房内,因此打扫房间及装修费用、丧葬费用等需要花费数百万日元。如果遗体腐烂程度较高的话,还需要进行DNA鉴定,期间为了不使遗体继续腐烂而需要长期保存,因此费用还要增加。据上述遗物整理公司老板介绍,警方会竭尽全力为“孤独死”的人寻找亲人,但完全找不到亲属的“孤独死”,10至20人里就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