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 智能服装 领域的公司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
据日媒报道,日本化学厂商旭化成宣布最早将于明年夏季推出穿在身上就能获取人体信息的智能服装。
设定这个目标,旭化成手握两张底牌——自己研发的导电纤维产品和美国子公司佐尔(ZOLL)在医疗设备领域的优势,后者主要生产经营救生衣型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
佐尔目前正在开发将旭化成研发的可伸缩性导电纤维“Roboden”用于救生衣制造,及根据心电图等人体信息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技术。由此,旭化成推出的智能服装更适用于急救和病情管理。
关注健康、医疗,是智能服装最重要的研发方向和功能设定。
旭化成投资智能服装的背后,是日本国内纤维市场饱和,各大纤维制造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收益来源,智能服装被锁定为可培育的新市场。
调查公司Data Resource数据显示,2015年智能服装市场规模为100亿日元;2021年,该市场规模或将扩大至4000亿日元左右。而据美国信息技术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报告显示,智能服装在2013年、2014年出货量几近为零。
除旭化成外,日本化学材料企业东丽、日本纤维企业仓敷、东洋纺也都投身其中。目前走在最前面的是东丽。
东丽和通信运营商NTT共同开发了能读取人体表面微弱电信号的新纤维材料“hitoe”,能做到24小时监测人体心率。采用这种纤维生产的服务已经上市,主要针对体育用品公司,需要测量高温环境下工人负荷的工厂、及医院销售。
仓敷和东洋纺的智能服装还处于试验阶段。前者从5月开始跟运输行业的公司合作进行防中暑产品的验证试验。与其类似,后者开发了结合导电材料和树脂制造的薄膜产品“COCOMI(心美)”,也在做防止巴士和卡车司机打瞌睡的功能试验。
事实上,智能服装的出现与消费者健康运动意识增强关系密切。过去几年间,运动品牌们为了更贴合这一趋势,纷纷推出了能够监测心率、血压、运动轨迹和肌肉激活程度等健康数据的智能服装。
耐克很早就推出了Nike+系列智能装备,阿迪达斯的miCoach也运用到了专业足球训练中。Under Armour的创始人Kevin Plank也曾明确表示公司未来的两大方向包括面向高端用户的智能运动服装,以及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健身信息和数据平台。
201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上,美国服饰品牌拉尔夫·劳伦(RalphLauren)也亮相了旗下首款 智能穿戴 设备ThePoloTech Shirt。这款产品的面料中含有银质丝线成分,附带有蓝牙感应器,能感应到使用者的心跳、计算其运动量及卡路里消耗量,并同步到iOS系统中。一年后该品牌开始批量生产The Polo Tech Shirt,售价高达295美元,主要面向中高端运动热爱者。
拉尔夫·劳伦推出的智能运动服The Polo Tech Shirt(图片来源:拉尔夫·劳伦官网)
也有商家把智能服装的研发方向设定在医疗、运动之外。去年夏天,谷歌与服装品牌李维斯(Levi’s)联手打造了一款智能牛仔夹克,可实现通话播放、智能导航等功能。
谷歌与李维斯共同打造的智能夹克,袖口按钮可接电话(图片来源:李维斯官网)
面料的舒适性、功能的完善可持续、衣服能不能多次清洗重复穿着、及价格是否“亲民”,是影响智能服装普及的关键因素。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相关领域公司的加入,智能服装领域的发展速度会得到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