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平)
看了两部日本电影。一部是摄于1953年的《雨夜物语》,黑白片,镜头的衔接还要靠黑屏来转换。另一部是日本本国要到今年7月29日才上映的《海边的生与死》。两部电影时隔六十余年,除了色彩、声音、镜头的纵深度有了不同,其他技术似乎并未有太大突破。至少这两部电影是这样。
有意思的是两部片子讲的都是战争对家庭、爱情的破坏,反战的色彩十分强烈。前者讲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故事,后者是二战中的一段真挚感情。但一以贯之的是对战争本身残酷、恐惧、毁灭的描述,特别是两者都把孩子放在铁蹄和战机的环境下描写,凸显战争对民族生存和延续的威胁。这可能与原爆给日本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关。他们并不对战争性质给予界定。导演把敢死队队长塑造得英俊,优雅,但一开始就让他置于会在战争中消失的境遇,这种爱与死的气氛始终笼罩其中。所以,笼统地说日本民族好战可能并不准确,人民总是厌恶战争的。
两部片子的另一个相同点,是都更加侧重女性的视角。《雨夜物语》 对男性好功名、重物质给予了尖锐抨击,对三个女性的悲惨命运用不同方式做了叙述。即便是女鬼,也是内战的受害者,她对美好人性的渴望只能以“聊斋”的方式来实现。《海边的生与死》中的女教师户枝,对爱的赤诚、勇敢,在两次夜黑游海去与恋人约会未见的桥段中表现得很充分。明知队长在战争中可能有去无回,结果无望,仍然以身相许,无憾无悔。相比之下,队长的失约(可能军务在身)、已做好撞敌的准备,却没有拒绝恋人爱的献身,多少让人感到有点不舒服。或者说虽然情有可原,但没有女孩高尚。
日本电影题材的延续也许正好说明,这些问题在今天日本仍然有针对性,军国主义和男权至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影人不会游离于社会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