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联储实施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并且加息和缩表一齐上阵,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表明了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决心。
然而,美联储似乎已经不再孤单,全球货币政策可能都在正酝酿转向。英国、日本、甚至墨西哥可能都走上了加息的道路...
刚刚,墨西哥连续第七次加息!
据中金网报道,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两点,墨西哥央行将利率由6.75%提高至7%。
墨西哥央行宣布加息后,墨西哥比索汇率曾短线走高,美元兑墨西哥比索一度刷新日低至18.03。
墨西哥央行会后声明表示,加息部分源于美联储上周加息,是为保持未来几个季度对CPI的影响。
而本月初公布数据显示,墨西哥年通胀率达6.30%,刷新八年来最高记录!
事实上,在美联储加息后,在汽油、农产品等商品价格受到冲击,墨西哥央行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加息周期。
(图片来源:TRADING ECONOMICS)
由于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产业相关性很高,所以美联储上周刚刚宣布加息,墨西哥央行就紧随而动了。
更巧合的是,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实行十年来的首次加息,仅仅过了1天(12月18日),墨西哥央行也宣布升息25个基点至3.25% ,而且这也是该行7年来的首次加息!
据彭博社报道,墨西哥央行是G20中最具鹰派色彩的中央银行。算上这次,墨西哥央行十个月来已经连续七次采取加息行动了!
英、日、欧央行蠢蠢欲动...
在20国集团中,墨西哥的体量或许还不够大,但是英国、日本、甚至欧洲都向墨西哥一样,似乎也打算追随美联储的行动。
(图片来源:英国央行、FX168财经网)
上周堪称“全球央行超级周”,美联储加息会议的第二天(6月15日),英国央行宣布利率决议,如期未动。但令市场大吃一惊的是,竟有三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投票加息!
这一出乎意料的投票结果是自2007年以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产生分歧最大的一次。外汇交易员对此措手不及,英镑/美元该汇价从1.2700瞬间跳升至1.2795!
本周三(6月21日),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哈德恩(Andy Haldane)再次发表“鹰派言论”,称英国央行正在冒险拖延太久升息,升息的需要可能会“相对迅速的”提升。
要知道议息会议时,哈德恩并不是投票支持升息的三者之一,如果央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投票升息,那将意味着英国央行将明显向鹰派倾斜!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华尔街见闻)
上周举行利率决议的还有日本央行,尽管一如市场预期宣布维持负利率不变,但事实上日本央行一直在悄悄地“缩表”!
自今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就降低了购债的规模,摩根大通统计,日本央行5月只买了7.89万亿日元(约合716亿美元)的国债,是2014年10月以来的最小购债规模。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规模几乎追平了美联储的4.51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0%以上,是目前为止全球四大央行中该比例最高的。
2013年4月,日本央行推出QQE,至2017年6月其持有的国债规模已达整个国债市场规模的47.0%(此前为26.7%)。日本央行已开始逐渐面临无债可买的窘境!
日本央行“悄悄”减少购债规模的举动,再加上此前透露风声开始讨论模拟宽松政策的退出机制。似乎一转眼之间,日本央行也要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了...
英国和日本央行似乎都有退出“宽松”的打算,相比之下,欧洲央行显得最为“鸽派”——不但宣布维持三大利率不变,还声称维持每月600亿欧元的购债规模不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8日公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欧洲央行也“悄悄”地删除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
欧洲央行删除了“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的表述,改为“利率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在当前水平”,而此前表述为“维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
从这一点来看,短期内欧洲央行尽管不会走上“加息”的道路,但至少也不会进一步“降息”了...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中国将何去何从?
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央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非常规宽松政策,迫使经济重回正轨。其中包括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而欧洲和日本更是采取了负利率。
(金融危机后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来源:彭博、FX168财经网)
不过,随着全球增长形势改善,看起来不仅仅是墨西哥,英国、日本、欧洲这几大央行一直以来实行的“宽松”政策似乎都有转向的倾向。
富国证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 LLC)全球经济学家Jay Bryson也表示,“全球经济正处在某种程度的增长中,因此央行可能不再需要为超宽松政策站台。”
美联储自2015年12月起已经开始逐步削减宽松,而其他主要央行目前也开始讨论解除他们的政策,恢复一种步调一致的感觉。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唯独美国加息来源:彭博、FX168财经网)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作为另一个全球主要央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集体转向的当口,该何去何从呢?
按资产规模,美联储已经不是老大了,中国央行才是!
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规模来看,人民银行位居第一,而欧央行于4月底超过美联储升至第二位,日央行于5月19日超过美联储位居第三,美联储则从年初的第二位滑落至第四位。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还记得上一次美联储加息吗?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仅仅数个小时后,中国央行就上调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OMO)10个基点,同时6个月、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MLF)也分别上调10个基点。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在回答“今后是否加息”的问题时表示:“我们还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者更明确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
其实,央行保持“中性”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央行希望通过加息为高债务推动的投资热潮降温,但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对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