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赢了”的安倍,修宪之路是否平坦?
分析称,这次选举胜利再次证明安倍政治上的应变能力。今年夏天他的支持率一度跌破30%,已经到了执政的危险线。但是他抓住朝鲜射导的机会,成功拉升了日本社会的危机感,使自己的支持率重回50%以上。接下来他又“乘胜追击”,解散众院提前举行大选,现在看来他“赌赢了”。
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不仅安倍得以继续执政,更使安倍能够继续其修宪图谋。除执政联盟外,希望之党和日本维新会等保守政党也对修宪持积极态度,修宪势力继续在众参两院维持三分之二以上议席,满足发起修宪动议的条件。
事实上,因选情乐观,自民党内部在大选投票前就已再度展现出积极的修宪姿态。日媒称,自民党或将在选后向国会提出该党的修宪草案。不过,针对安倍提出的把有关自卫队的内容写进宪法第九条,执政联盟中的公明党一直持谨慎态度。而修宪势力内部也对具体如何修宪存在分歧。此外,持护宪立场的立宪民主党能够从在野党分裂的混乱中崛起,也反映出很多日本民众并不支持修宪。可以预见,安倍的修宪之路不会平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王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民党可以发起修宪动议,但这还不是最终结局,最终需要50%以上的国民同意,不过这一关不容易过。王屏说,自民党好不容易再次当选,不会急急忙忙、大张旗鼓地修宪。但安倍会一步步推进,虽然不能下定论说明年或者后年就实现,趋势肯定是往那儿走。即使修不了宪法,他还可以干点别的,通过点别的法律。
谈到安倍修宪的阻力,王屏认为,除了国民这一关,在野党肯定要反对。在野党虽然是少数,但不能阻止其在国会上发声。另外,还要看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如果中美关系“比较顺畅”,日本人也不太好动。若中美关系出现问题,日本就可以做点什么。
安倍赢了,对亚洲意味着什么?
据日媒报道,执政联盟预计于11月1日在国会再次提名安倍为首相并组建新内阁,而安倍计划保留8月内阁改组后的全部阁僚。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安倍今后将继续推行他一贯的经济、外交政策。
日本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金坚敏认为,如果安倍不求改革只维持原有政策,日本经济及产业竞争力将会被逐步削弱。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指出,由于历史认识等原因,安倍政权下日本与邻国的关系将难以改善。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日本完全摒弃和平宪法,按照日本目前的外交政策来看,无疑将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军事对抗并导致地区分裂。日本国内一直有声音认为,没有和海洋国家结盟,没有和美国结盟是导致二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安倍上台后,提出建立菱形包围圈的战略与日本战后的这一错误总结密切关联。当今世界,中国倡议的经济全球化,建立人类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并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如果日本执意修宪,挑战历史潮流,亚太地区必将出现分裂。
新华社发文称,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而言,安倍是否调整、如何调整对外关系棋局倒是值得观察:日本新政府是进一步强化美国“附庸”的色彩,还是重新思考和定位日本在亚洲的身份?是继续在领土主权、军事安全、历史问题上与中、俄、韩、朝等周边国家较劲,还是致力于搁置争议、缓和紧张、面向未来?是在亚太经济一体化、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发挥正能量,还是继续充当分裂、搅局、甚至挑衅的负能量?是回归“和为贵”“以邻为善”的亚洲政治文明传统,还是继续在“零和博弈”“以邻为壑”的冷战思维怪圈中打转?
这盘棋局中,中日关系尤其是日本新政府绕不过去的一块“腹地”。当今世界正在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性时期,同处亚太这一全球增长发动机的要枢,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关系合则两利。日本政治家如真心着眼于本国民众福祉和地区和平稳定,应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言自明。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两国还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不久前,日本领导人在一些场合释放出希望进一步增强两国关系改善势头的信号。但受日方以往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各种反复影响,两国关系改善的民意基础还显脆弱,政治互信尚待培育,民心相通还需加力。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