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引发信任危机 日本高田株式会社(Takata)最早成立于1933年,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 从2009年全球第一起高田气囊致死事故以来,因高田气囊爆炸致驾驶者死亡的案件以及类似事故不从未间断。 高田气囊创下迄今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召回案,殃及几乎全球19家车企召回过亿辆汽车,至今仍在发酵。 2016年4月20日,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社长相川哲郎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该公司有四款微型汽车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以美化排放水平,共涉及62.5万辆汽车。 根据三菱公司的公告,公司从1991年起就开始采用不合规范的燃效测试方法。在日本,微型车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它是指排量在660毫升以下、宽度不超过1.5米的汽车。 2016年5月18日,日本铃木汽车被爆出存在对燃效数据进行修改的嫌疑。 随后,铃木汽车公司承认,这家企业从2010年起就开始用违反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燃油效率检测,涉及包括“奥拓”等微型车和小型车在内的16款车型,共计210万辆车。 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篡改部分产品的技术数据,以次充好交付客户。 该公司通过篡改部分铝和铜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将不合格产品提供给汽车、飞机、军工、高速列车等多个领域的制造商,丰田、三菱、日产在内的众多日本汽车企业也受到波及。 |
别再迷信日本制造了 除钢铁外日本汽车也被曝造假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