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后,公共外交成为日本对吉外交的主要方式。日本主要通过大使馆、官方发展援助、日本国际合作署、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实施对吉公共外交。日本按照公共外交国家品牌模式主要通过出口、文化、人员等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日本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形象,并力求籍此强化自己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影响力。
2015年10月23-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亚五国展开访问。关于安倍晋三此次遍访中亚五国的动机引发众多讨论,其中包括日本意图加强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地区的公共外交。日本以塑造国家形象为主要特点的公共外交政策,日吉关系的发展,以及日本对吉尔吉斯斯坦公共外交的具体方式与内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公共外交理论的两个维度
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196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首先提出公共外交的概念。
公共外交理论的对外宣传维度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当代的公共外交并不稀奇,其实就是对外宣传的进化版。公共外交与对外宣传的目的一致,即培养或修正其他国家民众对待本国的对外行为或政策的态度,使他国的民众接受或肯定本国的政治方针,最终推进本国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公共外交理论的这一维度具有较明显的政治意图。
公共外交理论的国家品牌维度
公共外交理论的另一个维度即所谓的国家品牌。1998年,英国国家品牌主要理论家西蒙•安霍尔特提出所谓的国家品牌六角形模式,它包含旅游、出口、管理(对外和对内政策)、投资和内移民、文化和遗产、人6个方面。西蒙•安霍尔特把塑造国家品牌看作是改变、改善或强化国家形象和名誉。该理论认为,提升本国商品形象对于改善国家形象起很大作用,反之亦然。公共外交理论国家品牌维度的特点是经济色彩强,政治意图弱。
日本与吉尔吉斯斯坦关系的发展
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后,1992年1月26日,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从1992年至今,日本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关系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高潮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多次重申吉尔吉斯斯坦坚持民主和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日本、美国、欧盟国家开始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前苏联国家提供援助,旨在支持这些国家进行的政治、经济等改革。日本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援助国之一。1993年,日本政府在官方发展援助的框架内开始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援助。1994-2000年期间,在国际社会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援助规模中日本名列第一。这一时期日本提供财政援助明显与吉国内社会政治生活推行民主原则挂钩。
这一时期的后半期,随着认识到整个中亚地区巨大的资源潜力,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发生变化,不仅继续关注和强调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主化政治发展方向,而且开始积极从事经济方面的活动,提出加强在重点经济领域的合作。
低潮期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开始改变其对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援助的立场,具体的表现是在比什凯克的日本公司开始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吉尔吉斯斯坦出现严重腐败问题。二是1999年在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地区日本地质学家被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武装人员绑架。这些事件改变了日本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印象。中亚的安全保障问题使得日本对能源运输通道的前景产生严重怀疑,导致这一时期日本深化和发展关系的中亚国家转变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恢复期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随着美国在阿富汗反恐行动的进行,美军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军事基地等,日吉关系也进入全新的一页。2003年1月,日本在比什凯克设立大使馆。2004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在日本设立大使馆, 日吉关系开始转好。2007年,巴基耶夫在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期间特别指出,吉尔吉斯斯坦高度评价与日本的合作水平并准备进一步巩固和全方位扩大吉日合作,之后吉日签署了“关于吉尔吉斯斯坦和日本新的友谊、伙伴、合作关系”联合声明。2013年,阿坦巴耶夫总统访问日本,这次访问给双方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打算拓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援助,以及恢复对战略性项目的优惠贷款。日本援助的重点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及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主,协助恢复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吉尔吉斯斯坦被吉官员认为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访问之后日本的一些贸易代表团来到吉尔吉斯斯坦,寻找日吉贸易合作领域的对接点。总的来说,在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关系发展中不存在重大矛盾和原则性问题等障碍性因素。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