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杨子晴】日本福岛大学环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近日在日本核能学会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事故产生大量含放射性铯137的污水,至今仍以每天20亿Bq的污染量向外海排放。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核电站泄露事故现场以南8公里处,一升海水所含放射性铯浓度约为0.02Bq,但不会对渔业生产造成危害。 相较2013年放射量每天300亿Bq的污染量,现今情况已大有改善,但污染水排放仍在继续。福岛核电站事故后,1-3号核反应堆堆芯熔融,东京电力公司通过注水来冷却正在熔融的核燃料,由此产生出大量被放射性铯及超重氢污染的水。污染水在地下汇集,又通过流积至核反应堆地下,再通过地下回路流向大海。 为防止地下水被放射性污水污染,东京电力公司将核电站周围的地下水抽干,同时修建冻土堤,在海边修建防污水堤来防止污水流入大海。 |
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水至今仍排放入海 日媒:对渔业无影响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