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2017年8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马尼拉出席东亚外长会议期间,会见刚刚上任4天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时如是说。
当时,美日澳等国刚刚在南海举行军演,野心昭昭。王毅警告日本外相,不要总跟在别的国家后面兴风作浪,挑动是非。时隔八个月,两人再次相见。
“您此次访日是日中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4月15日,刚刚升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王毅访问日本,河野太郎一上来就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并非只是客套的外交辞令,看得出来,日本对王毅此行期待值很高。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王毅此行具有多个标志性意义——中国外长时隔9年再次访日、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停摆8年后破冰、王毅以外长身份首次正式访问日本。
王毅与河野太郎举行会晤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常态是即便“政冷”也会“经热”,但在2012年日本推动所谓钓鱼岛“国有化”问题后陷入了既“政冷”也“经冷”的僵局。
到了2017年,二阶俊博率团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向习近平主席转交了安倍的亲笔信。这之后,不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中日间的互动明显回暖。去年,中日双边贸易额恢复到了3000亿美元的规模,增幅超过了10%。
此次王毅访日,除了与河野太郎做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会谈外,还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举行了会晤,在主持中日第四次经济高层对话会时,双方表示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成果,将其打造成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二的中国与排名第三的日本,显然有着比现实状况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去年日本摘下了“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并且逐步承认“一带一路”倡议对维护世界秩序的积极意义之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有机会投身到“一带一路”的实际建设之中。
安倍也向中方示好:“期待‘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还表态,日本重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主张按世贸组织规则处理经贸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表态显然是针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战”,突破了盲目追随美国的界限。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显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将迎来双边关系的回暖。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看来,日本需要做出决断了。
王毅会见尼泊尔外长贾瓦利
从日本归来,还没来得及休整,王毅就直接投身另外一场重要的外事活动中——昨天,他在京会见了到访的尼泊尔外长贾瓦利。
贾瓦利此访,是受王毅邀请而来,自4月17日至21日,全程共5天。值得一提的是,在出访中国之前,贾瓦利于本月6日陪同尼泊尔总理奥利对印度展开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
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教授辛格曾表示,尼大多数上层官方机构都是由印度控制的,所以它在任何领域都难以摆脱印度;但尼泊尔人对中国有种自发的好感,因为中国是他们除了印度这个“强势兄长”之外唯一的选择。
在部分外媒看来,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且只有中印两个邻国,尼泊尔需要寻求某种平衡。
不过在王毅眼中,三国关系没那么复杂。
昨天,王毅在同贾瓦利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被问到如何看待尼泊尔同中、印两大邻国的关系时,王毅给出3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中国、尼泊尔、印度是天然的朋友和伙伴,因为我们山水相连,互为邻国;
第二,支持尼泊尔发展应成为中印两国的共识;
第三,打造跨越喜马拉雅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王毅特别强调,尼泊尔是最早支持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已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合作规划和项目清单,科学有序地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助力尼泊尔经济发展,为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增添新动力。
贾瓦利这次到访,其实收获颇多。据透露,中尼已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共识,互联互通是其中重中之重,在口岸、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通讯等各个领域逐步推进合作,打造中尼之间立体大通道。作为长远愿景,这个大通道将来可以为可能建设的中尼印三边经济走廊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同一天,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也会见了贾瓦利。他对贾瓦利表示,中尼交往源远流长,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好邻居、好朋友。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中尼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希望双方共同落实好已有共识和协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拓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到新高度。
可以说,王岐山出马,给双方合作做了一个强力的“加持”。
大家都是明白人,虽然这次没有出访中国,但尼泊尔总理奥利一直对中国“心存感激”。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尼国情不一样,发展程度不一样,但中国从来没有瞧不起尼泊尔。“中国尚不富裕时,就曾帮助尼泊尔;现在富强起来的中国,不可能不带动尼泊尔的发展。无论我做不做总理,尼中友好关系都是不会变的。”
的确,尼泊尔没有理由与中国不友好。而那些认为尼泊尔需要在中印之间“站队”的人,未免太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