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火山、地震多发国家。1995年发生阪神大地震后,历时20年当地经济才基本恢复。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引发了核电站泄露重大事故的次生灾害,恢复重建任务更加艰巨。近来,日本地震专家及经济界对更大自然灾害——南海海沟地震灾害再次敲响了警钟。 据政府发布的预测报告,未来30年内南海海沟发生8级至9级大地震的概率在70%至80%之间。地震和海啸将给日本30多个都府县造成损失,其中将致人员死亡3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70万亿日元。为此,日本政府在制定应急规划的同时,要求各地方自治体也要制定相应的救急、救灾预案。 日前,日本土木学会参考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20年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南海海沟地震给其后20年造成的长期经济影响,指出如此大规模地震将造成更加严重的长期、间接经济损失。包括交通运输成本增加、制造业产量下降、企业收益下降、家庭收入减少等,间接损失总量将达到1240万亿日元,加上直接损失,总量将达到1410万亿日元,相当于2018年国家预算的14倍。特别是产业集中的静冈县中部地区可能损失区域经济的70%,整个太平洋沿岸损失区域经济的40%。这是日本学术界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的首个长期预测。同时,如果东京周边发生首都直下型地震,在20年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达到778万亿日元,大阪湾地震也将造成经济损失121万亿日元。土木学会会长大石久和警告,万一应对不力,日本可能一举跌落为世界最贫穷国家。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和田惠昭指出,形势已刻不容缓,国家需要制定新的全面应急、救灾对策。 南海海沟位于本州岛、四国岛南侧水深4000米的太平洋海底,东起富士山脚下的静冈县富士川河口,经大阪湾外侧延伸至九州东部海域。该海沟历史上每100年至200年发生一次大规模地震。1854年发生安政东海大地震以来,虽然1944年发生过昭和东海地震,但未发生过重大地震,其海沟能量集聚已十分严重。 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虽地理位置不同,但均由海沟附近的断层移动所致,其原理和灾害程度基本类似。近日,北海道大学谷冈勇市郎教授带领的团队根据美国旧金山海潮观测站的海平面历史记录研究认为,1854年的地震,海底海沟断层错位基本在4米至5米之间,因此与2011年地震一样引发了严重海啸。这一研究也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南海海沟地震在引发震灾的同时,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海啸灾难。 由于城市化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更加脆弱。为此,日本土木学会呼吁政府加强产业、城市、人口的整体规划,包括避免产业、人口向大城市及周边过度集中,促其向更广阔地区发展。同时,强化道路、防波堤等设施,提高全社会避险、救灾的意识和能力等。该学会指出,如果对策得当,南海海沟地震可减少损失509万亿日元,首都圈直下型地震也可以减少损失247万亿日元。因此,学者们迫切呼吁官民并举预防下一个重大灾害。(记者 苏海河) |
日本学者呼吁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东日本大地震10年后或仍有大余震
近10年日本东北地震次数超57万次 为上个10年3倍
近10年日本东北地震次数超57万次 为上个10年3倍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 沿海超4成地区向高地转移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 沿海超4成地区向高地转移
日本政府将支援地方政府建设防灾疏散设施
报告:日本东北外海未来30年发生7级强震几率逾90%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
南海海沟大地震损失最多可达1410万亿日元 日本或成最穷国家
报告称日本南部海沟未来30年内特大地震概率升至80%
日媒:日本30年内或发生大地震 死者最多可达32万
日媒:日本30年内或发生大地震 死者最多可达32万
日本奈良县遭暴雨袭击 气象厅称打破短时间内降水量记录
日本在最深海沟拍摄到罕见深海鱼 通体白色似蝌蚪
日本科学家惊慌:比“311”更猛的地震将发生
日本南海海沟大地震
日本专家:熊本地震或为南海海沟大地震的前兆
教授: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100%
日本南海大地震对策出炉 最多派遣14万人救援
专家预测南海海沟大地震 或波及日本多个行政区
日本将研发新型潜水艇可潜至世界最深海沟
日本小笠原群岛附近现新岛或为大灾难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