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短跑冲刺改为低速长跑——日本再次微调金融政策
日本央行日前宣布调整金融政策,在维持超低利率的同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并调整收购国债、股市投资信托的范围和节奏,弥补长期量宽、超低利率政策造成的副作用。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从短跑冲刺改为低速长跑。
日本央行日前召开金融政策会议,决定适当调整金融政策,在维持超低利率的同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并调整收购国债、股市投资信托的范围和节奏。这是继2016年之后,日本金融政策第二次微调。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会后宣布,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物价走势和中小银行经营状况,决定适当放大利率调整范围,从现有的0.1%至负0.1%的利率区间上下各扩大0.1个百分点,即扩大至0.2%至负0.2%。同时,继续保持十年期国债零利率水平。黑田说,此举只是金融政策的微调,日本央行长期坚持的低利率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此次政策会议决定的其他内容包括,缩小负利率执行范围,同时将各商业银行在日本央行存款从10万亿日元缩至5万亿日元,继续维持股票、股市投资信托的适当收购规模,但6万亿日元的股市信托将扩大目标范围,减少对股市变化的影响。
对于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日本央行称此前由于利率浮动空间过小,影响了国债的长期交易,可能造成国债市场机能丧失金融功能。特别是在量宽政策长期持续过程中,挤压了商业银行、地方银行的收益,造成市场担心金融系统融资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另外,日本央行曾期待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物价涨幅2%目标,以彻底摆脱通缩,但这一目标迟迟未能实现,今年6月份的物价指数上涨仅有0.7%。7月31日发布的新物价走势预测均低于此前预测值,2018年物价上涨指数从此前预测的1.3%下调至1.1%,2019年指数也从1.8%下调到1.5%,日本央行2013年确定的2%目标实现时间可能要推迟到2021年以后。
2013年以来开始的大规模量化宽松和低利率金融政策,给日本金融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银行收益率下降,这种状况难以持续,使得日本央行不得不作出调整。有评论指出,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从短跑冲刺改为低速长跑,甚至可能成为马拉松。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扩张状态,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使得日本长期负利率政策难以持续,内外形势决定了此次政策调整。从国内政局看,9月份自民党将选举新一届总裁,谋求连任的安倍需要在金融领域推出新政策,日本央行此举抓住了配合安倍参选的绝佳时机。同时,美国也面临中期选举,11月份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日本央行此举也有未雨绸缪之意。同时,明年春天有日本地方选举,夏天有参院选举,10月份还将提升消费税,可见政策调整的时间窗口有限。
日本的长期量宽、超低利率政策给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副作用,尤其是对国债市场。如果此时不调整应对,日本央行的威信将受到影响。2016年9月份日本调整金融政策,通过利率控制金融收益率以来,10年期国债等长期收益率一直维持在零利率水平,短期利率控制在0.1%至负0.1%的极小范围内。这使金融机构无利可图,特别是一些原来靠国债经营维持利润的地方银行甚至出现生存困境。因此,今年以来多次发生新发国债无人问津的情况,市场担心国债市场一旦丧失功能,将来日本央行恢复正常金融秩序时利率将失控。因此,此次调整金融政策,旨在重点弥补长期低利率政策的副作用。
但是,此间专家指出,单靠金融政策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在促进研发、提高经济活力上下功夫。安倍经济学提出靠财政支出、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形势好转,带动企业盈利、就业增加,进而带动物价上涨的“经济好循环”。但时至今日,这种经济链条多处断档,物价始终难有起色。日本实现2%通胀目标任重道远。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明年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启动,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日本国内改革已刻不容缓,留给安倍政府的改革时间窗口越来越少。(经济日报驻东京记者 苏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