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们十分忙碌。他们除了要操心社团活动、实习就业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期中、期末考试自不必说,还有日语能力测试、日语专业4级、6级、8级以及英语4级、6级,甚至托福等语言能力考试。同时还得顾及大学、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志愿者项目。另一方面,如今的中国大学有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潮流,语言学教师也被卷入其中,导致教师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大学教育体系也导致学生逐渐远离比赛。
换言之,学生即使学习了日语也不意味着能进日企,即使进了日企也拿不到高薪,再加上AI的出现使得翻译行业前途未卜,在这种情况下,把目光局限在掌握日语上有一定的风险。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不得不选的日语专业,如果不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充实自己,就会在毕业后遇到重重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学时采用“日语+”的学习模式。近年来,就有学生选择修双学位,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兼修会计、法学等专业;另外,日语专业毕业后,选择去欧美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除了具备英语、IT能力,我们还应放眼未来,做出选择并学习。在这里我并不是批评现在的学生,而是真心觉得不容易,很佩服。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与日语相关的比赛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些比赛连高校教师都未曾听过,这样一来比赛的权威性也会降低。在中国城市地区,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即使不去参加这些比赛,不拿奖项,父母也会为他们购买电子词典,随时带他们去日本游玩。留学方面也是如此,与其为了交换项目和学费减免选择一些二三流的大学,更多家庭愿意自费送子女去一流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参加一些演讲、作文大赛就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社会和学生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各种日语比赛却一成不变。从数十年前开始,主题就是“中日友好的未来”,之后每年都是换汤不换药。我想我们该重新考虑这些比赛应有的形态了。或者干脆把主题改为“新时代日语演讲比赛的理想模式”、“日语专业的未来”、“日语专业该如何生存”等,让我们也虚心听听年轻学生们的想法。 (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津田量)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