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赶中美领先地位 日本欲大力推动“破坏性创新”
日本积极研制裸眼3D技术。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日媒称,为催生蕴藏着使生活和产业发生巨大变化可能性的“破坏性创造”,日本政府将创建新的研发制度。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30日报道,制定具体开发目标的有识者会议在29日首次召开。其目标在于,5年内投入约1000亿日元(1日元约合人民币0.06元——本网注),支持不怕失败的研究开发。
日本科学技术担当大臣平井卓也在有识者会议上强调,催生破坏性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为解决少子老龄化等社会课题,从全世界召集一流研究人员。
据报道,日本政府将于今夏制定目标,并广泛征集意见。如果得以通过,则提供最多长达10年的支持。
其榜样是制定大目标推进研究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这些研究产生了成为互联网原型的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社会和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还推动了美国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Siri等的出现。
为催生“破坏性创新”,欧美强化国家主导下的大型研究。美国着手推进国家科学基金会未来投资十大构想,2019财年投入3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71元——本网注)资金。欧盟自2018年起在3年内投入27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53元——本网注)用于高风险研究等,目的在于,孕育源自欧洲的革新性技术,提高存在感。
报道称,在被指远超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和理论上不会被破解的量子密码方面,中国正在建设巨大的研究基地,预计2020年建成。据称,在基因编辑方面,中国也投入了巨额预算。
日本政府内部也有人怀疑,以新研发制度的资金规模能否催生破坏性创新。
日本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为中心的再生医疗等。但是,年轻研究人员工作不稳定,无法从长远出发进行研究,论文数量也没有增加。政府期待的产业应用也在半路上。
报道称,今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在关注成败的同时进行选择和集中,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日本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解决人口减少等课题呢?如果不能制定明确的战略,则“破坏性创新”不过是一场梦。